听到从厨房传来锅里有滋滋滋的响声的时候,就知道外婆做的锅贴已经熟啦!
记忆中小时候外婆做的锅贴既可口又美味,你是否也有相同的印象呢。
对饮食文化感兴趣的你,让我们一起来了解锅贴这个传统美食的由来吧!
锅贴是一种着名的汉族小吃,据说起源于河南开封,煎烙的馅类小食品,制作精巧,味道可口。根据季节配以不同鲜蔬菜。锅贴的形状各地不同,一般是饺子形状,但天津锅贴类似褡裢火烧。
锅贴包制时一般是馅面各半,呈月牙形。锅贴底面呈深黄色,酥脆,面皮软韧,馅味香美。锅贴的形状各地不同,一般是饺子形状,但天津锅贴类似褡裢火烧。从某种意义上说,日本人所谓的饺子都是锅贴。锅贴是大众风味小吃。稻香居锅贴以其选料严谨、制作精细、品质优美而闻名古城。成品灌汤流油,色泽黄焦,鲜美溢口。东北也称水煎包,又称为煎饺。
据传,北宋建隆三年春正月庚申初一,因皇太后丧事刚完,宋太祖不受百官朝贺新春,不思茶饭。午后独自在院中散步,忽然一股香气飘来,顿感心旷神怡,便寻着香气走到了御膳房,但见御厨正将没煮完的剩饺子放在铁锅内煎着吃,看到太祖进来大气不敢出。这时太祖几天也没好生进补,此时香味勾起了食欲,就让御厨铲几个尝尝,这一尝不要紧,直觉得焦脆软香,煞是好吃,一连吃了四、五个。后问这叫什么名子,御厨一时答不上来,太祖看了看用铁锅煎的饺子就随口说那就叫锅贴吧。正月庚午十一太祖到迎春苑宴会射箭,宴请大臣时让御厨做了这道锅贴赏给大家享用,御厨们从口味到外形加以改进,众臣食后倍加赞赏。后来这道锅贴从宫中传到了民间,又经过历代厨师们的不断研究和改进,最终成为今天的锅贴。
1941年,福山人王树茂由鲁来辽,定居大连。为了谋生,便将胶东传统锅贴结合当地习俗加以改进,专营起这一风味面食。开始时,用手推车装上炉具、原料、碗筷、佐料,或临街搭棚、或走街串巷、或赶集庙会。其制法独特,成品造型新颖,色泽黄白相间,入口焦嫩,鲜美诱人。因其脸上长有浅白麻子,故称其王麻子锅贴。1942年王树茂购置门头房,并顺势挂起王麻子锅贴的牌匾,使胶东锅贴终于在异地他乡安家落户。
煎饺和锅贴的区别
有很多人分不清锅贴和煎饺的区别,认为它们是一样的,有些地方甚至把锅贴就叫做煎饺,但其实两者的制作方法是有本质区别的。
煎饺与锅贴最大的区别是煎饺需要先煎后煮,或者先煮后煎,总之都少不了煮这道工序。并且煎饺是盖上锅盖一次成功的,而锅贴只能用煎,千万不能加水煮,期间需要不断转动锅子和揭开锅盖淋水,这是煎饺与锅贴最大的区别。
你可能也喜欢:
吃货必尝的惠州特色小吃
惠州斗茶文化的历史渊源
维吾尔族的风俗和习惯有哪些?
满族有多少人口,满族的分布情况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