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技的锻炼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只有谨慎而谦虚的演员才能使自己的演技日臻完美。——(美国戏剧理论家)布罗凯特
接下来,跟随小编一起来大平调文化看看历史名篇,大平调收姜维唱词赏析。
翟德贵《收姜维·三传令》唱词
【诸葛亮一传令】
令箭一出如闪电,叫一声将军你名叫魏延。
自从你在长沙降了汉,跟随山人我有几年。
南里杀来北里战,不容易得来个先锋官。
今日战比不得往日战,比不得当年征渭南。
五百匹马队你照管,赠给你盾牌整三千。
出营去用战饭,行兵就在三更天。
你扮姜伯约关前站,口中不断吐反言。
姜伯约必定把你赶,苦斗一番往东南。
东南角有一个高坡岩,过去坡地一马平川。
急呀挡他莫怠慢,忙把大驾摆阵前,
将姜维围困到凤凰山前。
姜维:准了丞相一令箭,假扮姜维去骂关。
【诸葛亮二传令】
将军,把二支令箭往下传,叫龙虎马岱你近前。
你的父名马腾是条好汉,本威风凛凛他镇守边关。
最可恨曹孟德行事短,立斩了你的父午门前。
你的兄马孟起是条好汉,造了反西凉城大报仇冤。
他与他西凉摆开战,杀得他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割须换袍兵败中原。
兵发到益州打了一仗,才收住了恁弟兄保桃园。
真可惜你兄性命短,三十二岁命归天。
你的兄马孟起他把天见,只剩下马将军你是孤单。
你准了本相我的一支箭,依山靠水把营安。
马岱:尊令!准了丞相一令箭,依山靠水去把营安。
【诸葛亮三传令】
把三支令箭往下传,叫关兴张苞恁近前。
二千岁威名显,单人独骑过了五关。
过五关斩坏六员大将,剑劈滑州秦琪黄河滩。
到宇州只把那位华雄斩,他弟兄战在虎牢关。
三千岁威名显,鞭打温侯紫金冠。
当阳桥喊三声桥塌梁断,海水倒流人人寒。
二位千岁把天见,剩下了二将保桃园。
常言说老子英雄儿好汉,论英雄你们是武门少年。
你使鞭,你仗剑,杀得他上天无路入地无门,磕头降顺扎跪马前。
来来来,领我的一令箭,恁给姜维去排战鞍。
关兴、张苞:奉了丞相一令箭,咱给姜维排战鞍。
你可能也喜欢:
藏戏服饰什么特点?充满高原雪域特色
藏戏风俗取材佛经故事,劝行善德
大平调“第一青衣”张玉琴生平介绍
泗州戏和柳琴戏有哪些文化差异点
2、申凤梅《收姜维·三传令》唱词
申凤梅《三传令》唱词:
【一传令】
一支将令往下传,马岱将军你近前。
自从你们弟兄归了汉,随定山人许多年。
你兄为国把命断,单撇将军保河山。
山人领兵取中原,天水此战你当先。
那姜维出阵你迎战,战姜维只战到红日滚滚坠西山。
诱他催马将你赶,莫让他转回天水关。
【二传令】
二支将令往下传,关兴张苞恁近前。
父保先帝把业建,你们子承父业保河山,
父元勋,儿好汉,随定山人取中原。
日落西山去接战,你们大战姜维临阵前。
你三人扣定连环战,战姜维只战到一更二更三更天。
三更时候停住战,让姜维转回天水关。
此时此刻兵暗转,将人马埋伏凤鸣关。
【三传令】
三支将令往下传,叫了声镇北的将军名魏延。
自从你长沙归了汉,随山人南的杀北的战,
逢山开路遇水造船,阵阵全是你的先行官。
今日战不比往日战,战姜维比不得当年你大战渭南。
五百外弓箭手属你管,再赐你铁骑藤牌兵三千。
初更时用战饭,行兵时到三更天。
你假扮姜维关前站,口口声声吐反言。
你就说你是姜维降了汉,率领人马来夺关。
这是姜维的狼牙箭,射伤他城头将一员。
那姜维三更时必然往回返,将人马你埋伏到城外边。
姜维若与你排开战,只许你败,不许你胜,你诱战姜维向东南,
东南有个高岗岩,过去高岗是平川。
耳听战鼓儿咚的隆咚响三点,山人领兵到阵前,
纵然他插翅也难展,收姜维就在凤鸣山。
你可能也喜欢:
“拉魂腔”和“肘鼓子”的结合柳琴戏简介
华阴老腔的文化传承现状与发展问题
华阴老腔的两大家,正宗新秀都惊艳
以戏鉴史,苏州评弹博物馆演出时间表
越调与大平调《收姜维·三传令》对比赏析
《收姜维》演绎的是:满腹韬略、智广多谋的诸葛亮,为收揽一员智勇足备、文武双全的大将姜维,演绎出的一出好戏。因为故事发生地点在甘肃天水关,因此京剧叫《天水关》。而“三传令”是在诸葛亮战前运筹帷幄之中,对部下马岱、魏延、关兴、张苞等将的排兵布阵。越调、大平调的“三传令”剧情完全一致,只是顺序有所不同,翟德贵的“一传令”是传给了魏延,而申凤梅的“一传令”是传给了魏延,等等。
要比较其不同,我从唱词上说有其二:
其一,战前部署,主要是明确各自的任务,包括给你多少兵力,你这样打,应该达到什么目的等等。越调的唱词中基本都做到了。若指令魏延若遇上姜维,“只许你败,不许你胜,你诱战姜维向东南,东南有个高岗岩,过去高岗是平川。”等细节问题也讲得清清楚楚。
而大平调《收姜维》对魏延的布置就没有这样细致:“你扮姜伯约关前站,口中不断吐反言。姜伯约必定把你赶,苦斗一番往东南。”总体说,越调剧本是经过修改了,没有那么多游离于剧情之外的唱词。
其二,大平调的“三传令”唱词比较松散一些。不管是向那位大将部署任务,总要先夸奖他和他父兄的战绩。如给马岱下达命令前,对其父兄的战功大加赞扬:“你的父名马腾是条好汉,本威风凛凛他镇守边关。
最可恨曹孟德行事短,立斩了你的父午门前。你的兄马孟起是条好汉,造了反西凉城大报仇冤。他与他西凉摆开战,杀得他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割须换袍兵败中原。兵发到益州打了一仗,才收住了恁弟兄保越调桃园。真可惜你兄性命短,三十二岁命归天。”越调将这些全删去了,显得很干净。
若从唱腔上说,就是旋律有所不同。大平调之所以叫大平调,是因为其唱腔音乐比山东梆子、豫剧、河北梆子的音调低,且每一句的拖腔都是平的,故称平调或大平调。唱腔气势恢弘,粗犷豪放,刚中带柔,回味醇香。说到越调《三传令》,只需说申凤梅的《收姜维》唱腔特点了,因为后人都是按照她的风格演唱的。
她是以大腔大口行腔,以腔托字,且她的归韵、拖腔非常讲究,韵味十足,所以她的唱能听得真真切切,声声入耳;她的唱腔既大气磅礴,又清雅柔美,慷慨激昂,开合有度,让人荡气回肠,她都唱得流畅如泄水,飘逸如行云,激昂如裂锦;她的表演大气规范,张驰自如,把军师的形象刻画的栩栩如生,被誉为“活诸葛”当之无愧。
你可能也喜欢:
大平调名家都有谁,名家之一大平调王艳玲
大平调“第一青衣”张玉琴生平介绍
戏剧亮点:婺剧中的绝活绝技令人拍案叫绝
传统婺剧的发展方式及其保护现状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