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藏族文化礼仪,你知多少?

第一星座网 作者: 匿名14685人在看

  中国每一个民族都非常的热情好客,但是在招待客人时,每个民族都有着不同的文化礼仪。如果你到西藏去游玩的话,不了解他们那里的礼仪,做出什么不礼貌的事就不好了!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藏族文化吧!

  藏族家里来客人时,全家大小会起来热情迎接客人,主人家先把看门狗挡好。骑马的客人来了,主人家会前去把缰绳接过拴好马、下好鞍,把客人迎进屋里,步行的客人或坐汽车的客人来时,主人家前去把客人身上的大小背包等物接过来与客人一道进屋,请客人坐在火塘边的上八位,忌在客人面前走来走去,否则视为对客人的不尊重或不欢迎,因此一般在客人的后面走动。客人进屋坐好后,主妇先把香喷喷的糌粑、奶渣、炒酥油奶渣等摆在客人面前供客人享用,然后主人会端来热腾腾的酥油茶递给客人喝,同时也会端来青稞酒敬客人,客人也尽可放开肚皮吃喝。

  藏族有一句俗话说:“吃的摆在碟子里是客人的自由。”客人不吃,主人家还会生气,认为是看不起,所以,客人吃过了也得象征性的吃上一点,主人才会高兴。接待客人忌用有豁牙裂纹的烂碗、烂碟子。向客人和老人端茶饭要双手递送。倒茶、舀饭手要向里倾,不能向外倾,向外倾是给死人献饭的动作。

  家里来陌生客人,主人也会热情的接待,并主动介绍家庭成员,对朋友、客人很重义气,不说假话,不作违背诺言之事。藏族还有不让客人空口离去的习惯,都要让客人喝上酥油茶和吃上糌粑等,因此,在藏区不管吃好吃坏,不会让你饿着肚子走。

  庆祝节庆、结婚之喜、迎请高僧活佛和达官贵人的接待与平常的接待客人不尽一样,以高规模、高水准来隆重接待,充满喜庆的氛围。

  藏族敬酒、敬茶十分讲究礼节,也有不少的规矩。敬酒以酒满敬人为先礼,一般不用酒杯盛酒,用专用银碗或瓷碗来敬酒,客人接过碗后,用右中指轻蘸一下碗中的酒,以拇指和中指朝天弹3下,分别表示敬天、敬地、敬佛。

  据说,朝天弹3下是在提醒人们酒的来历与天、地、佛的慷慨恩赐分不开,所以在享用酒之前,要先敬神灵。然后客人先喝一口,主人马上会斟满酒,再喝第二口,再斟满,喝过第三口,再斟满。往后,能喝的客人自由享用。藏族在传统上没有劝酒的习惯,不提倡喝烂酒,视酒为有毒之水。现在,由于藏区的生活条件不断提高,藏族的饮酒和敬酒习俗发生了变化。在餐桌上频频出现干杯、先干为敬、三口一杯、一醉方休等时髦语言,而且引以为豪。

  您可能还喜欢:
  详解:汉族春节的民风民俗
  侗族特有的传统节日之一:侗族花炮节
  惟妙惟肖的侗族芦笙舞文化
  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侗族木楼

  喝酥油茶时,客人必须等主人把茶捧到面前才能伸手接过饮用,否则认为失礼。一般边喝边添,不能一口喝干,一口喝干了主人视为不喝了,就不会再添茶。不喝了就摆着不动,告辞时一饮而尽。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迎来送往,是藏族社交活动中的两个重要环节,也是藏族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传统礼节之一。

  在迪庆藏区迎接一般客人与平常接待客人的礼节差不多,婚姻嫁娶、迎接高僧活佛和达官贵人等时举行相应的迎宾仪式,气氛比较隆重,组成迎宾队伍近在村口远则数十里之外迎接客人,一般排成两列,由几名身着盛装的女子双手捧着盛有酒、奶的碗和盘、切玛或福箩、哈达、五彩箭,站在迎宾队伍的前列,其后排着老者、歌手,男的必须将楚巴双袖套上,或搭在肩膀上,脱帽弯腰恭候,当贵宾到达时,迎宾队伍就唱《迎宾曲》相接,接着老者致《迎宾辞》,并献哈达、敬酒,在欢腾的歌舞中把贵宾迎进屋里,按排序依次就坐,热情款待,这种迎宾仪式是最为常规的形式。

  在传统上,迪庆藏区还有铺彩绸路、设帐、撒白粉、焚香等特殊规格的迎宾形式。

  铺彩绸路是迎接贵宾的特等礼节,也很少见到,百年一遇。相传,在中甸解放前,西藏昌都帕巴拉活佛来中甸时,中甸的僧俗群众从独克宗藏公堂至大佛寺用卡垫铺设彩绸路迎接帕巴拉活佛,成为佳话世代相传。

  设帐迎宾也是有特殊规格的迎宾形式。迎宾的带上帐篷、哈达、酒、果子等到村外的路边草坝上迎接,贵宾到达时献上哈达、敬上酒,在草坝里喝酒、唱歌、跳舞、休闲,然后才迎接到家里,热情招待。在迪庆藏区这一传统现在已经不多见了,但在其他藏区还仍有承袭,有机会可以去体验。

  撒白粉迎宾是迎接贵宾的一种形式。撒白粉迎接一般多用于迎接高僧活佛到家里时,用白粉在门口画出吉祥八瑞图,表示吉祥如意,同时也表达对高僧活佛无比崇敬。藏族除了迎宾时撒白粉迎接外,在举行庆典仪式、丧葬出殡时也有撒白粉图案的习俗,举行庆典仪式时画雍仲图案,象征永恒不摧。丧葬出殡时撒白粉画线,表示为死者指引灵魂之路。从撒白粉画图案的内容和形式看,撒白粉画图案的主要目的是表达庆祝,同时与藏族的尚白文化习俗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

  您可能还喜欢:
  极具传统民族文化的节日:侗族斗牛节
  现代中国汉族的特点有哪些?
  栩栩如生的布依族勒尤文化
  布依族艺术文化中的一朵“奇葩”布依族傩

  藏族视焚香迎接为上等迎宾形式,多用于迎接高僧活佛和达官贵人。从焚香仪式的渊源解释看,焚香是降神前的驱赶邪佞仪轨,祈祷带来吉祥平安,迎接高僧活佛和达官贵人,焚香的目的也是求得吉祥平安。在迪庆藏区举办婚礼时,也焚香迎接,还配有两位背净水桶的少女相迎,象征邪污秽诟用火烧去、用水洗净,带来平安吉祥,新婚夫妇一生幸福的寓意。

  有迎必有送,有迎无送,实属失礼。在迪庆藏区,送客有平常性送客和隆重性送客之分。一般客人起身告辞时,主人先起来站在一边,再三挽留客人,然后让客人先走,一直送到门口或甚至更远。送客人以躬腰曲膝、面带笑容相送。

  在传统上,藏族送客人有等级规格,大概可以分为5种等级形式。一种是陪送客人1天路程相送,甚至送到客人家里,这是最高礼节的送客形式,一般用在高僧活佛、达官贵人和重要亲人等的送别;其次是送客一程就返回,也是一种较高礼节的送客形式;再其次是让客人上马目送至不见身影为止;第四是将客人送至大门或大院门外;第五是将客送出家门口,并道一声:“呷勒拍若”或“呷勒询若”(请慢走)。

  隆重性送客要举行隆重的送别仪式,焚香送别、献哈达、唱送别曲、敬启程酒等,场面既热烈又庄重,宾主依依惜别,情景十分动人,给人留下一刻刻难忘的记忆。以香格里拉县藏族婚礼送别仪式为例,无论是嫁男还是嫁女,婚礼的当天早上,送亲队伍在火塘边依次列坐,由父亲或亲族长者对出嫁的子女进行处世为人、孝敬老人、和睦邻里、夫妻恩爱、勤劳致富等方面的出嫁训言,如涕如诉,催人泪下,并历数嫁妆品。

  然后由喜官带头,送亲队伍起立齐唱《讨嫁妆曲》,替出嫁的讨经典和牲畜。接着出嫁的子女在神龛前点燃最后一盏酥油灯,喜官手捧哈达,带来出嫁的和送亲队伍绕转中柱三圈,边绕边唱《离别曲》,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兄弟姐妹的厚爱,最后将哈达献于中柱上,就出门上马送亲。出门后,唱《离村曲》,回忆童年与村民们一起生活的每一幕场景,诉说离别时的难舍之情。在途中还要唱《过路曲》和《村庄曲》,问候村中老人健康,试问路途艰辛,赞颂村中英雄男儿、姑娘美貌才高,祝愿村中牛羊肥壮粮仓满。一直送到亲家的家里,在家里还有举行许多精彩的婚礼仪式。

  您可能还喜欢:
  精美绝伦的布依族刺绣文化
  具有浓郁民族色彩的布依族转场舞
  布依族隆重的节日:布依族四月八
  欢腾的达斡尔族鲁日格勒舞

  馈赠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在藏族生产生活中最为常见的礼俗,平日有之,节日更甚。馈赠礼俗是感情交流、情感沟通的社交形式,表示友好、真诚、呼唤理解与沟通,有其独特的文化寓意,具有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实用性和纪念性。藏族互送的礼物大到金银财宝,小到针线。馈赠物品大致有金银财宝、牲畜、哈达、砖茶、酒、糖、盐巴、布料、器皿、藏药、乳制品、副食品等。藏族俗话说:“送来一只鸡,送还一匹马。”这是藏族在人际交往中对礼物交换的朴素的价值取向,在现实生活中也能体现其实施价值取向的实例。

  藏族社会历经了狩猎、畜牧、农耕等社会发展阶段,相互馈赠的礼物也与生产方式有关,生产什么送什么,有什么送什么,特色十分突出。藏族互送新鲜肉的渊源比送其他物类更早,在迪庆藏区有互送新鲜肉的习俗流传,每当亲戚朋友、隔壁邻舍杀猪宰羊,互赠新鲜肉,这是约定俗成的惯例。这一习俗的存在可以断定为藏族早期狩猎文化的遗迹至今流传。

  畜牧业生产是藏区传统的主要生产方式,尤其是为了畜种改良,马、牛、羊变成了互送的最好礼物载体,同时也是友情交流的方式,这一习俗至今尤盛。赠马意味着受礼者得到了馈赠者的尊敬和爱戴,并表示世交友好。在迪庆藏族的婚俗中,天下舅舅为大,为其侄男侄女结婚馈赠骏马,视为最大的礼物。

  随着社会的发展,藏族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哈达的传入藏区,也有了哈达来代替马的赠送形式的礼俗,正如藏族俗话所说:“献一条哈达,有送一匹马的情义。”赠牛意味着至亲或世好人家的休戚相关。藏族在长期的劳动中培养出对牛的浓厚感情,胜似血缘关系。赠羊意味着心知彼此恩泽的社交世交,多表示感激或致谢。藏族视羊为吉祥物,称羊为“羊嘎”,意为吉祥宝物,发展的象征。

  藏族的日常社交馈赠品主要以砖茶、酒、糖、哈达、盐巴、布料、器皿、藏药、乳制品、副食品等生活用品为主,讲究实用性,看对方的喜好和需要而赠送,茶、酒、糖、乳制品最为常见,这些物品与藏族的生活息息相关,不可分割。藏族一日三餐不离茶。茶既是藏族的生活中必不可缺少的生活用品。

  您可能还喜欢:
  依山傍水的达斡尔族民居建筑
  达斡尔族传统节日:昆米勒节
  解惑:布依族可以和汉族结婚吗?
  民间文化达斡尔族斡包节

  虽然青藏高原产茶不多,但汉地的茶到了藏区成为了通好的最珍贵的馈赠品,丰富了茶的文化内涵。在香格里拉县藏区婚俗中结婚定亲送茶、酒、糖、哈达是不变的规矩,正如藏族谚语所说:“藏族姑娘用茶叶换,汉族姑娘用馍馍换。”还有藏族的婚礼祝辞里也说道:“喝定亲酒的有三个男人,是父亲、舅舅和叔叔;喝定亲茶的有三个女人,是母亲、姑妈和姨妈。”茶、酒在生活中从现实的角度看,茶、酒是最为常见的生活用品,其实,茶、酒在社交礼仪中所起的作用,往往高于其价值,是通好的珍贵馈赠品。

  在迪庆藏区最为常见的互赠礼品是三乳品,藏语称为“嘎颂”,即乳汁、乳酪和酥油。不管是日常生活中,还在结婚嫁娶、乔迁志喜、迎来送往等活动中,少不了三乳品的互赠,是迪庆藏族心目中的万能礼品。因为,白色在藏族文化里象征纯洁、真诚,也与藏族的尚白文化有着割不去的渊源关系。

  藏族对人送碗视为最吉祥的礼品。但送碗必须盛满东西,忌讳送空碗杯。并且在上面加放一条哈达,表示最大的敬意。因为,藏族在生活中离不开碗,过去藏族人碗不离身,随身揣碗是藏族的习惯,碗是生命的象征。在藏族的丧葬习俗也能体现这一文化现象,人死了把碗翻盖在地上,表示人已经离开人世。

  物以稀为贵,也是迪庆藏族的馈赠礼俗观念。在过去,由于交通不便,物资交流范围有限,日常的生活必需品也难以供应。比如,针作为馈赠礼品是一个实例。过去,在藏区可以说是完全自给自足的生活经济形态,全靠手工缝制衣物等生活必需品,针就变成了珍贵的馈赠品,到了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才开始不断普及缝纫机,逐渐代替了用针手工缝制,方便了生活。现在,送针为礼品,就不足为奇了,在藏区做针线活也少见。

  您可能还喜欢:
  解析:布依族图腾的象征意义
  有声的文化,布依族铜鼓文化
  达斡尔族“罕肯拜”舞的起源及简介
  优美的朝鲜族舞蹈文化

  马尾绣球是藏族独有的送别礼物载体,也是通好友情的桥梁。自古以来,马是藏族的伴侣,藏族就用马尾做绣球,通好友情,表现出藏族人的浪漫情怀。所谓的马尾绣球就是把马尾绾成打结或编成辫子。客人离别时,主人给年长者送马尾绣球,表达对长者的尊敬,祝长者一路平安;主人给年青人送马尾绣球,表达年青人已长大会为人处事;主人给中年人送马尾绣球,表达中年人已到受路人尊敬的年龄;青年人之间送马尾绣球,表达生死之交,至死不渝。在迪庆藏区马尾绣球的习俗至今在沿用,但其文化含意的传承在年轻人中已经在消失。

  藏族是一个多情的民族,青年男女之间互赠心仪物品也是形式多样的,一般多为秘密互送,并在互送的心仪物品上展示各有所长、各有所爱,男的多送金银首饰和衣物,女的多展示自己的才艺,送绑腿、腰带等手工织品,互送心仪物品的最终目的就是心有所知、情有所属。也有以对情歌的形式表达爱慕,互传手帕,牵手幸福,永结同心。

  藏族俗话说:“老人的训言是金子。”藏族也有相互赠言的习俗,通常是高僧活佛赠给信教群众或长者送给晚辈,多以鼓励、爱护之情的赠言,也有劝解性的良言警语,起到了在人际交往中“赠人千金不如赠人美言”之效。

  在藏族的交往礼节中献哈达、献麦穗酥糕等最为常见,与藏族的社会生活不可分割,在迪庆藏区也是如此,献哈达、麦穗酥糕等在社会生活随处可见。

  献哈达是藏族最普遍而崇高的一种礼节习惯,在迪庆藏区也是如此,凡是婚丧节庆、迎来送往、拜会尊长、乔迁之喜、觐见佛像、送别远行、调解冤斗,都离不开献哈达,向对方表示纯洁、友好、虔诚祝福。

  藏族俗话说:“献一条哈达,有送一匹马的情义。”哈达并非是藏族独有的土特产品,而是来源于汉地的舶来品。据有关史料记载,哈达是在元朝时传入西藏的,元朝皇帝元世祖尊为国师、帝师的萨迦法思巴到内地会见元世祖忽必烈回西藏时,第一条哈达带回了西藏,他给西藏的菩萨、佛像、贵族、高僧敬献哈达。当时的哈达,两边绘有万里长城的图案,上面还有“吉祥如意”字样。

  您可能还喜欢:
  布依族丰富多样的布依族酒歌
  神奇、精美的白族木雕文化
  历史悠久的布依族丧葬文化
  达斡尔族的特色服饰文化

  有藏族学者研究认为,藏语里的“哈达”一词来源于蒙古语中的“哈达卡”,献哈达是蒙古族的一种古老礼俗。后来,哈达传到藏区后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演变发展,赋予了宗教色彩。藏族认为,哈达是仙女的飘带,象征圣洁和与神灵同在、幸福无边、吉祥如意。

  哈达是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融合的一种载体。藏族使用的哈达有蓝、白、黄、绿、红等五彩哈达,最为常用的是白色哈达,这与藏族崇尚白色有渊源关系。藏族自古以来崇尚白色,以羊毛、糌粑或白石、白灰等白色物品来表达和象征纯正、洁白的善心诚意、吉祥和繁荣。后来,随着佛教传入西藏,佛教的尚白传统也随之传到西藏,强化了藏族尚白文化心态理念,同时,蒙古族的“哈达卡”传入西藏和汉族地区发达的丝织业又为藏族的尚白文化心态进一步提供了表达的具体形式和便当的载体,从而使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得到了交流,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

  藏族具有丰富的色彩文化,对哈达赋予了色彩文化的内涵和表征意义,蓝色表示蓝天,白色表示白云,黄色表示大地,绿色表示江河,红色表示火。五彩哈达含有金、木、水、火、土五大要素的表征意义,与五行文化相融合,认为一切生命离不开五行元素。五彩哈达是最珍贵而隆重的礼物,视五彩哈达为菩萨的服装,在特定的情况下才献给菩萨和最亲近的人。正如香格里拉藏族民歌里所唱:“五彩哈达是菩萨的服装,黄色哈达是活佛的衣冠。”表明了除了献白色的哈达外,还有对活佛、高僧大德敬献黄色哈达的习俗。

  藏族使用哈达十分讲究,在质地、规格、表征、敬献对象等方面都有传统的标准,而且十分严肃的行礼,表达敬意。藏族权威性辞典《藏汉大辞典》里载:“哈达,一种作见面礼品的丝织物,相当于汉族古代的礼帛。内分特定内库哈达、头等阿喜、二等素西、三等素达等品类。”可见,一般常用的哈达可分为4个种类。

  您可能还喜欢:
  十分具有特色的布依族茶文化
  多元文化中的璀璨一脉:壮族师公戏
  独具特色的壮族乐器,壮族蜂鼓
  各色各异的达斡尔族风俗民情

  特定内库哈达,又分为吉祥八瑞、寂安乐巴、化日呈祥和长寿哈达等4种,由被藏族称为“浪翠”的高档丝绸为料织成的,质地优良,在哈达上织有表示吉祥如意的各种隐形图案。其规格长3米或6米,宽两米或60厘米,既宽又长。比如,化日呈祥,藏语称为“哈达尼莫德勒”,因织纹上织有隐花藏文“尼莫德勒”而得名。哈达中央织有隐花吉祥结、莲花、宝伞、右旋海螺、金轮、宝瓶和金鱼等吉祥八瑞图,上下两端为二龙戏珠,左右两边为相互连结的万字符号和藏文“尼莫德勒”,象征坚固不摧,永恒常在。过去,内库哈达在市面上是买不到的,现在,市面上有销售。

  头等阿喜由阿喜(中档绢纱)为料织成的,故名“阿喜哈达”,上织有吉祥八瑞或菱形图案。其规格长1米或两米,宽60厘米。多半敬献于前辈、先生和父母。二等素喜,藏语称“素西”,由素西(上品绵纱)为料织成的,两端印织有吉祥字样。其规格长60厘米或100厘米,宽40厘米。一般用于亲朋好友互赠。三等素达,藏语叫“素达”,由素达(低档绵纱)为料织成的,纺得稀疏如网,质地不太好。其规格长1米或1。3米,宽26厘米左右,质地不太好,纺得稀疏如网。通常用于大众场所互相认识或交际中,表达主人的良好祝愿。

  藏族献哈达因尊贵、长幼辈分的不同有不同的规矩和敬献形式,所表达的意思也有所不同。献哈达前,必须将哈达卷收沓叠,并用哈达的末尾来随意捆挽一下,以便展献。献哈达时,解开捆挽的哈达,斜向抛扬空中,然后双手前伸掌心向上,将哈达托于掌心高举与肩平,然后再平伸向前,弯腰献给对方。

  晚辈向长辈敬献哈达,躬身俯首,双手奉献,以表恭敬和诚意,献于手上或置于座前的案上,不能挂在对方的颈上,一般对方不回赠哈达。平辈平级献哈达,表示诚挚的友情,亦只应献于手上,对方接受后也有回敬一根哈达作为交换的礼节。长辈对晚辈赠哈达,表示亲切的关怀和慈祥的爱意,可直接将哈达挂在对方的颈上。不管是长辈,还是平辈、晚辈,接受哈达时,应将身体微微前倾,恭敬地双手接过哈达,然后绕头后挂在自己的颈上,以示敬意。

  您可能还喜欢:
  极具民族文化特色的壮族三月三歌节
  壮族特有的壮族马骨胡音乐文化
  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纸马舞文化
  壮族民间艺术奇葩“壮剧起源”

  有时活佛、高僧大德、达官贵人接到哈达时,顺手将哈达回敬于对方的颈上,以表保佑,万事如意。除此之外,不能把哈达退返给献哈达的人,否则,认为是不接受对方的诚意,令人失望伤心。因此,所接受到的哈达,收藏起来,或挂在屋内较高、洁静的地方。

  献哈达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在不同的场合有其不同的祝福和含意。宗教活动中,向菩萨、活佛敬献哈达,表示对佛的无限敬仰和对信仰者的真诚之心,同时也祈求菩萨保佑,万事如意;在节日里,互赠哈达表示共同庆贺佳节、祝福来年吉祥如意;迎送宾客敬献哈达,表示对来客热烈欢迎和对远行的祈愿一路平安;晚辈向长辈、学生向老师、弟子向尊师、俗人向僧尼、下级向上级敬献哈达,表示崇高敬意和祝福吉祥安康;在婚礼中,献哈达表示恭贺新喜,祝愿新婚夫妇恩爱如山,白头偕老,儿孙满堂;在举行葬礼时敬献哈达,则表示对死者哀悼和对已故亲属的安慰等等。

  在藏族的礼节中,调解双方矛盾时,哈达还承担着友谊的使者,一方向对立方献哈达,表示愧悔,对方接受了哈达,表示愿意化干戈为玉帛,反之则不然。

  在过去,不管是对上敬献,还是对下赐给、平级之间互赠,使用哈达都是按一定的规矩、规格和形式来行礼,不越轨乱礼,乱了规矩,会被人讥笑。现在,献哈达随意性比较大,没有那么严格的规矩和形式。很多时候,不分场合、不讲规矩、不看对象、不分规格地献哈达,把藏族最严肃、最崇高的礼节庸俗化,这一现象的出现有很多方面的原因,但最主要的是不甚了解或不懂得哈达文化的内涵意味所致。总而言之,哈达是藏族人民的尊贵礼物、衷心祝福、亲切关怀,是团结的象征、友谊的桥梁、文明的标志,表达了藏族人民的一片深情。

  献麦穗酥糕是藏族喜庆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种礼节,与献哈达一样具有鲜明的尊敬、友谊、忠诚和厚道的民族特色。在藏区,每当过年节、大型庆典、迎送宾客、操办婚事、搬迁新居等民俗活动,都离不开献献麦穗酥糕和哈达。但在各种喜庆活动中因地方不同其捧献形式也有所区别,但其表达的意思是一致的。

  您可能还喜欢:
  浅谈:黎族酒文化
  回族最具代表性的文化,回族语言文化
  回族的一道风景线,回族建筑风格
  回族饮食文化对社会的影响是什么?

展开全文
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测你八字命定的财运、感情、事业:
八字精批

相关推荐

第一星运 2024年双子座12月运势2025年属什么生肖属相什么命 属蛇人命运分析第一星运 2024年11月19日十二星座运势解析公司名字集锦 大气又好听的名字闹闹女巫 12星座本周运势详解2024.11.18-11.24狂月天时 每日12星座运势2024.11.19
八字精批八字精批八字精批八字精批八字精批

编辑推荐

网友热门关注话题

八字批解从八字看你的人生轨迹2024年运势详批旺夫相今日财神方位近期你有桃花运到来吗本命年八字格局你的属相今年运势如何是什么阻碍了你的事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