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崖古迹位于贵州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的晒甲山上,是“黔中第一奇迹”,其中的神秘天书是千古之谜,很多学者专家都被其吸引,掀起了多次破译的热潮。而现在有中说法,红崖古迹上的文字是仡佬族的文字,这是真是假?本期的仡佬族文化带你去了解。
被誉为“黔中第一奇迹”的红崖古迹,一直被文人学者称为“神秘天书”、“绝世之谜”。近百年间,不断有学者对其进行考察研究,掀起一次又一次的破译热潮。随着仡佬文字的发现和深入研究,有学者指出,用仡佬文与“红崖天书”进行比对识读,能解开不少疑团,更为进一步研究夜郎历史、寻找夜郎王墓、掀开神秘夜郎的面纱提供了信息。
在贵州省安顺市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境内晒甲山附近的断桥乡龙爪村,至今流传着这样一首民谣:“红岩对白岩,金银十八抬,谁人识得破,雷打岩去抬秤来。”这首民谣暗含的意思是:晒甲山的红岩对面有一堵白岩,红岩里面藏着十八抬金银,而白岩里则藏着一把大秤,倘若有谁能够识破这红岩上的“天书”,红岩就会自行洞开,人们可以去对面的白岩里取出大秤,到红岩里去取里面藏的十八抬金银。这个民谣虽然有些玄虚,可它却直指“红崖天书”为“藏宝图”。那么,这“藏宝图”究竟如何能破解?
“红崖天书”的三次破译高潮
“红崖天书”位于晒甲山西侧岩壁上。在一块长约100米、高3米的土红色石壁上,分布有20余个非镌非刻、非阴非阳、似隶非隶、似篆非篆、形若古文的图画符号,字迹红艳似火,虬结怪诞。由于无人能识这些字符,更难解其意,因此这些字符被称为“红岩碑”、“诸葛碑”,晒甲山也常被人们称为“红岩山”。
关于“红崖天书”最早的文字记载始于公元1500年(明弘治十三年)。《贵州图经新志》中记载:“红岩山,在永宁州西北八十里。近山间居民,间闻洞中有铜鼓声,或岩上红光如火,则是年必有瘴疠。世传以为诸葛武侯驻兵息鼓之所。”
公元1546年(明嘉靖二十五年),贵州普安州(今盘县)诗人邵元善的诗提及“红崖天书”的形貌,而且还对其做了有史以来的第一次破译,从而掀起“红崖天书”破译的第一次高潮。邵元善认为,“红崖天书”是三国时期诸葛亮南征时与当地少数民族结下的诅咒盟誓的石碑。
清朝道光、光绪年间,由于民间收藏热的兴起,出现了“红崖天书”破译的第二次高潮。
公元1901年(清光绪二十七年),永宁州团首罗光堂为了晋级,想要拓印一大批“红崖天书”,以送给顶头上司,便命令工匠用桐油拌石灰涂凸字面,使字变成阳文进行拓印,之后又命令工匠用锤钻将桐油石灰铲平,让人参照还残留的某些笔划,随意乱刻上一些似文似图的字,这样就使“红崖天书”的本来面目遭到了破坏。
上世纪90年代,随着贵州安顺地区行署发出百万元悬赏破译“红崖天书”的消息,社会上掀起了第三次破译高潮。
但是,自明朝弘治初年至今500多年,虽然参与破解研究“红崖天书”的专家学者给出了40余种说法,但是,他们的破解都存在诸多破绽或难以让人信服的地方,能够得到绝大多数专家学者认可的破译至今没有出现。故有人认为“红崖天书”的神秘性不亚于古埃及的金字塔、秘鲁纳斯卡地画、巴比伦空中花园等世界奇迹。
你可能也喜欢:
仡佬族八音鼓,仡佬族的民间乐器
细数贵州仡佬族特产有什么
仡佬族禁忌及忌讳
快节奏的美国快餐饮食文化
仡佬古文字的发现
2008年8月,贵州省仡佬学会的专家学者在黔、滇、桂等省区的仡佬族聚居区进行考察时,在黔北仡佬族民间发现了一部用汉字和仡佬古文字符号记述仡佬族历史文化的手抄本——《九天大濮史录》。
《九天大濮史录》全书共511页,线装4册合订,成书于南宋时期。书中内容均用仡佬古文字符号和汉字双文书写,汉字用黑墨,仡佬文用朱砂。书中主要记载了仡佬先民的起源、建国、兴衰经过及南宋以前一些重要历史人物对仡佬先民的评说。如南宋宰相韩侘胄对仡佬的评价:“仡佬,睿民也,强悍忠义、倡和,始于九天天主……禹时建汪芒国,夏孔甲时建大元国,周厉王时大元改普,后牂牁,再夜朗,仡佬先民有自己的国家达两千余年也。”书中还对仡佬先民发现酒、茶、朱砂、水银的历史作了较为详细的记载,是较为难得的史料。
《九天大濮史录》的发现经《光明日报》、《中国民族报》等媒体报道后,引起了学界的极大关注。贵州省仡佬学会又多次赴仡佬族聚居区调查走访,相继在民间发现并征集到另一部手抄仡佬文献古籍《濮祖经》和全部为仡佬文书写的《九天大濮史录》。其中,《濮祖经》约两万字,共211页,重点记述了仡佬先民中各先贤的丰功伟绩和卓越贡献。推荐:仡佬族崇拜什么,仡佬族的宗教文化
仡佬古籍在民间的发现,为研究仡佬族历史提供了大量线索和珍贵信息。特别是已发现的近4000个仡佬古文字,既有结绳记事的原始特征,也有表象与表意相结合的汉字风格,中国古文字专家认为其与汉字有一定渊源,对研究仡佬族历史文化和西南地区历史有重要价值。
“红崖天书”与仡佬文字的比对识读
据《九天大濮史录》记载:宋真宗时,与辽朝签订了缴纳岁币的“澶渊之盟”,宋人哗然,为掩人耳目,宋真宗便授意宰相王钦若假称天意,以“百字仡文诈仙人书,挂于承天门”,此字被刚烈忠直的张咏识破而“知假告主”,说这是“仡佬文”而不是“天书”,宋真宗笑曰:“仡佬,九天之子,天书如仡文,仡文如天书,何来假?”
据各类文献资料记载,古代西南地区濮人势力范围极广,号称“百濮”,他们劈草开荒,强悍忠义,倡和合,兴巫道,加之最早经营朱砂、水银等,被人们称为“天之子,人中精”,作为其后裔的仡佬族,民间一直流传着“天书”的传说,因此,“天书”实为仡佬先民的古文字。
根据“红崖天书”所处的位置看,安顺自古就有“黔之腹、滇之喉、粤蜀之唇齿”之称,按《九天大濮史录》记载,属古夜郎国二十一府之一的柯王府。“红崖天书”上所刻的字符在《九天大濮史录》中均能找到对应的仡佬字符,且字符相似程度惊人,也与《濮祖经》中所述的“竹王没于,周贞定王,当王一年,寒冷冬天,距离九天,十日路程,名柯之地,夜郎王府,葬于削岩,山绝远处”历史事件完全吻合,这是解读“红岩碑”的关键和核心所在(在贵州地下文物、民间工艺中,此类文字还有大量传承)。
你可能也喜欢:
不同历史背景下的仡佬族的居住形式
少数民族的婚俗之仡佬族哭嫁歌的唱法
独具民族特色的仡佬族民居文化
酒文化:各种酒的饮用常识
根据“红崖天书”有记载的内容,结合仡佬古文献资料,专家推断:“红崖碑”应为夜郎国初期竹王的子女所刻,书写的时间是在公元前468年(即周贞定王元年)夜郎国首任国王李竹离世之时,距今约2500年。其文字内容是(从右至左):多思淳祷,夷安惊盛,长编为铸,雷绝削冤,巨钿方圆。
鹤由湛、磊、炎、蒴、苍、丘、昕、虞。全文共30字。大意为:常常思念,真诚祷告;在平安祥和的夷人境内,发生了惊天震地的大事,一位用巨着长编都难以诉尽其功绩的大人物离我们远去,其魂魄寄藏在一个雷绝削顶、无人能及的地方,他的无限荣光,将永远照耀四面八方,神灵的仙鹤将带去他的子女——湛、磊、炎、蒴(夜郎竹王之子)和苍、丘、昕、虞(夜郎竹王之女)深深的缅怀之情。也就是说,“红崖天书”很可能是居夜郎国柯王府的竹王子女祭祀夜郎竹王亡灵的一块碑文。
释读“红崖天书”可进一步研究夜郎古国
据仡佬古文献资料记载,李竹31岁称王夜郎,当时夜郎国共辖21府,竹王每府一妻,共有子女41人。周贞定王元年的一个冬天,竹王在巡游各府时,死于柯王府(今安顺市镇宁和关岭一带),由于夜郎地域辽阔,加之天寒地冻,路途遥远,要告之各府和所有子女非常困难,便葬在柯王府辖地的一个绝壁之处,由参与葬礼的竹王的8个子女共同立碑祭祀,借以盟告族人。推荐:奇特、古老的仡佬族婚俗
据考证,夜郎国始称耶朗国,于战国时期建立,秦始皇时期为方便记载,才改“耶朗”为夜郎,汉成帝河平二年(公元前27年)被汉王朝所灭。
有专家认为,仡佬族是西南地区最古老的世居民族之一,仡佬先民可能是夜郎国的王族。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他们就用自己的特产——朱砂、水银结盟于中原王朝。他们信守和合,交朋远游,成就了西南地区悠久的历史文化和诸多神奇传说,当然也留下了颇受争议的“夜郎自大”的千古话柄。
尝试用仡佬文对“红崖天书”进行比对识读,可以使人们对千古谜团的“红崖天书”的形成背景、碑文内容有更多的认识。“红崖天书”为何会在黔中腹地出现?为何要书写于绝壁山巅?为何以红色朱砂为原料?为何使用这种神奇的“怪异文字符号”?诸多疑点可以一一化解。更为重要的是,“红崖天书”的释读,为进一步研究夜郎历史、寻找夜郎王墓、掀开神秘夜郎的面纱提供了更多的信息和依据。
你可能也喜欢:
仡佬族的家居建筑:干栏式建筑
仡佬族图腾来源,相传是在太古时代
浅析仡佬族民歌的音乐风格
品味独特的英国饮茶文化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