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对小暑这个节气看得十分重要,所以流传下很多古诗。“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竹喧先觉雨,山暗已闻雷。”这是古人眼中的小暑。小暑节气一到,酷夏桑拿天的“高能预警”正式来袭。在这炎炎夏日,容易发生中暑的情况。那么,三伏天小暑和大暑哪个最热呢?
2022年小暑不算热
虽然是到了小暑,但是和大暑比,这几天的气温还是没有大暑热。在民间有“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说,根据古语的推理,相比之下,大暑更热。“暑”是炎热的意思,小暑指天气开始炎热,但还没到最热。
三伏天小暑和大暑这个最热
这两个相比,明显是大暑最热。大暑:斗指丙。太阳黄经为120°。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节气,正值勤二伏前后,长江流域的许多地方,经常出现40℃高温天气。要作好防暑降温工作。这个节气雨水多,在“小暑、大暑,淹死老鼠”的谚语,要注意防汛防涝。大暑节气正值“三伏天”里的“中伏”前后,三伏天就是一年中气温最高且又潮湿、闷热的日子。三伏天之所以最热,是因为入伏后,地表湿度变大,每天吸收的热量多,散发的热量少,地表层的热量累积下来,所以一天比一天热。进入三伏,地面积累热量达到最高峰,天气就最热。在我国很多地区,经常会出现摄氏40度的高温天气。三伏天,天气闷热,白天动一动就不停冒汗,整个人无精打采。这是由于入伏后昼夜温差小,容易休息不好,所以活动量不要太大,也尽量不在中午烈日正盛时在室外进行剧烈运动。小暑:斗指辛。太阳黄经为105°。天气已经很热,但不到是热的时候,所以叫小暑。所以我们在这个时候,出门要防止中暑。
小暑之后及时补充水分
人的身体不能缺水。应注意多喝水,补充水分。夏季人体水分挥发较多,不能等渴了再喝水,那时身体已是缺水状态。补水应该采取少量、多次饮水的方法,每次以不超过300毫升为宜。尽量少喝冰水,相对于36.5℃左右的正常体温,10℃左右的水既可降温解渴,又不会伤及肠胃,切忌在工作、运动、外出时长时间不喝水,然后再猛喝水。记得平时准备一个随手杯。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