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伏天的时候气温高,暑气重,中医上讲“热盛为毒”,这种天气里,人们很容易感到不适,出现如心绪烦躁、口干舌燥、手脚心发热等症状。如果要通过中药材来调理,专业中医师推荐的是黄芪,三伏天食用黄芪,有补气、排热毒、减肥之效,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
中医认为暑热最能耗伤人的正气。气温高,人体大量出汗,体内的正气也随着汗水往外走。汗就是人体的津液,出汗太多就会造成气津两虚。同时,三伏天雨水也多,湿气很重,容易影响脾胃运化,导致脾气虚,消化功能减弱。另外,夏季心火旺又会克肺。所以说,一夏无病三分虚。就是这个道理。虚者补之,要匡扶人体的正气,就一定要在三伏天进补。
论补气良药,黄芪当属第一。中气不足的人,身体比较虚弱,一动就出汗,肺活量比较小,甚至内脏下垂,最适宜用黄芪进补。黄芪又称小人参,它的作用与人参相似,都是补气的。但人参是大补元气,作用十分迅猛,一般的人不可轻易使用。而黄芪是补中气,相对温和,效果却不逊色,而且比人参固表的作用更强,所以成为夏季饮食最常用的补气药。
中医讲黄芪性温,味甘,入脾、肺二经,因此它提升脾肺之气的功效是最强的。脾肺之气增强,就是增强人体的运化功能,因此黄芪可以强健三焦、补益五脏,可以解脾湿、升肺气、强心、益肾气、补肝虚。
同时,黄芪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又能降血压,老年人吃黄芪,可以防治中风和高血压。年轻人吃黄芪,可以增强抵抗力,预防感冒。另外,黄芪还有利尿消肿和托毒生肌的作用,不仅适合肾炎、水肿病人做食疗,对于虚胖的人,还有减肥的作用。皮肤长疮或有溃疡的人,吃黄芪能使脓毒排出,促进伤口愈合。
金代着名的医家张元素,对黄芪的药效总结得最好。他说,黄芪甘温纯阳,其用有五:补诸虚不足,一也;益元气,二也;壮脾胃,三也;去肌热,四也;排脓止痛,活血生血,内托阴疽,为疮家圣药,五也。黄芪有如此强大的功效,所以中医治疗慢性病,如高血压、糖尿病、慢性肾炎等以及对于大病初愈的调养、促进手术后伤口的愈合,都会用到黄芪,三伏天食用,也对身体有帮助。
你可能也喜欢:
回南天是什么意思,快速了解回南天
2017年三伏天时间表查询
三伏天怎么算,2018年三伏天怎么查
三伏天的饮食有什么讲究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