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地区被称为闽,而福建的传统戏种也被称为闽剧。闽剧也被称为福州戏更多的是用福州方言表演,而闽南的戏剧更多的就是歌仔戏,跟闽剧也是不同的。本期戏曲大全一起了解闽剧的特点是什么。
闽剧的音乐唱腔是由洋歌、江湖调、逗腔和小调等组成的。演唱时男女均用本嗓。其特点是高昂激越,朴实粗犷,但也有细腻柔婉的唱腔。闽剧的曲牌大部分从弋阳腔、四平腔、徽调和昆曲衍变来的,有不少唱腔仍保留有弋阳腔的特点,即“一唱众和”的帮腔和“夹滚”。闽剧的角色分行,早期较简单,只有生、旦、丑三个角色,俗称“三小戏”。后来吸收徽班、京剧的分行,角色渐趋完整。
乐器有横箫、唢呐、头管、二胡、椰胡等。打击乐器有青鼓、战鼓,大、小锣,大、小钹,磬等。闽剧介头(打击乐过门),系综合江湖、平讲、逗腔、唠唠,以及本地民间音乐“十番”的锣鼓介头发展形成。所有介头较有地方色彩,武场吸收京剧锣鼓经较多,但打法上不尽相同。
江湖调常用的曲牌主要有〔江湖叠〕、〔柴排调〕、〔阴调〕等,具有声调高昂、字多腔少、一泄而尽的特点。闽剧的曲牌大部分从弋阳腔、四平腔、徽调和昆曲衍变来的,有不少唱腔仍保留有弋阳腔的特点,即“一唱众和”的帮腔和“夹滚”。
浪歌调主要曲牌可分为“大介大牌”,如太师引、鳌头金柱、风入松、香罗带等;“中介大牌”如驻云飞、出队子、浪淘沙等;“大介盘答”如金厢、双蝴蝶、赏花等。其中人一人独唱的称为“大牌”,两人或三人对唱的称为“盘答”。“大介”、“中介”及“小介”的区别在于起介(开头鼓锣)的不同。
80年代以后,闽剧新创作的剧目不断涌现,出现了诸如《洪武鞭侯》、《魂断燕山》、《曲判记》、《林则徐充军》、《天鹅宴》、《丹青魂》等一批题材新、主题高、立意深、结构巧、剧情妙的佳作。其中《天鹅宴》、《丹青魂》荣获全国剧本创作最高奖-文化部颁发的“文华奖”。
闽剧,戏曲剧种。又称福州戏。流行于闽中、闽东和闽北各县。明末清初,闽中长乐、福清一带,流行着一种由农民业余组班演唱的民间小戏,因在地坪上围着草索演出,人们称之为“地下坪”、“牵草索”。这种演出活动,后来与外来戏班艺人结合,并以江西弋阳腔融合当地民歌俗曲形成的“江湖调”作为主要唱腔曲调,人称“江湖班”。
当时演出的剧目有大戏36,小戏72,大都来自弋、昆诸戏。在闽东北福安、宁德一带,当时也出现了一种以“江湖”和飏歌为主要唱腔曲调的“平讲班”(“平讲”,意即用方言演唱)。
你可能也喜欢:
戏曲大全之评剧的艺术特点
戏曲大全:评剧唱腔的发展历史简介
满族有多少人口,满族的分布情况
维吾尔族的风俗习惯有哪些?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