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鼓是中国最古老的乐器,在古代不仅是一种娱乐敲击乐器,还是征战时不可缺少的器具。在壮族文化中,铜鼓铸造技艺已经精湛到极致。
壮族铜鼓铸造技艺已经流传上千年的历史,如今它不仅是一种精美的艺术品,也是壮族文化的名片。下面,大家就随小编一起看看古色古香的壮族铜鼓铸造技艺吧。
铜鼓是我国南方濮、越人创造的一种打击乐器。迄今已有二千七百多年历史,以广西数量最多,分布量最广。最初铜鼓是作饮器之用(即釜),后才演变为敲击乐器。作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欣赏品,其融注着骆越人审美意识的属性始终不变。铜鼓的演变在2000多年的时间中经历了萌芽、发展、鼎盛和衰落几大发展阶段。铜鼓最早源与陶釜,个体不大,从素面无纹到有简单的纹饰。汉以后到唐,逐渐向雄浑高大、精美稳重的方向发展。
唐以后又逐渐变小。明清以后,这一传统技术就消失了。随着铸造世家韦启初兄弟铸造的仿古铜鼓新工艺的不断发展,民间新铸造铜鼓的拥有和使用的数量将大幅的增加,广西的铜鼓文化必定有着辉煌的前景。
上朝地处环江北部,与贵州省荔波县接壤,大环江河蜿蜒穿过。这里有着丰富的煤炭及铅锌矿资源,明代以来官方就一直在这里采矿并冶炼,民间铸造业十分活跃。在广西享有盛名的环江铁锅,就出自这里。沙模铸造在我国是一种传统的铸造工艺,民间应用非常普遍。沙模铸造也称为“翻砂”,是将熔化的金属浇灌入铸型空腔中,冷却凝固后而获得产品的生产方法。
制造铸铁件通常采用砂型。砂型的原料以砂子为主,并与粘结剂、水等混合而成。砂型材料必须具有一定的粘合强度,以便被塑成所需的形状并能抵御高温铁水的冲刷而不会崩塌。为了在砂型内塑成与铸件形状相符的空腔,必须先用木材制成模型,称为木模。炽热的铁水冷却后体积会缩小,因此,木模的尺寸需要在铸件原尺寸的基础上按收缩率加大,需要切削加工的表面相应加厚。空心的铸件需要制成砂芯子和相应的芯子木模。
有了木模,就可以翻制空腔砂型(铸造也称为“翻砂”)。在制造砂型时,要考虑上下砂箱怎样分开才能把木模取出,还要考虑铁水从什么地方流入,怎样灌满空腔以便得到优质的铸件。砂型制成后,就可以浇注,也就是将铁水灌入砂型的空腔中。壮族民间多用此法来铸造犁头、铁锅等。
您可能还会喜欢:
佤族的传统民居建筑:四壁落地房
令人讶异的佤族妇女大耳环
佤族有趣又独特的“谈恋爱”方式
拉祜族打歌的由来与特点
沙模铸造
突破2000年,韦氏兄弟再次投入铜鼓铸造。这次攻关,从选沙到制模、进而到铸造的整个工艺流程,都反复揣摩、反复试验,在历经数不清的失败之后,终于在2003年取得了重大突破,铸造出外覌几能乱真的麻江型铜鼓。韦氏兄弟铸造铜鼓的特色在于铜鼓模具,包括底座、外筒套、鼓身模、内筒套、鼓面模和模盖。特征在于圆盘底座纵向剖面呈“凸”形,圆筒状的内套筒竖直安装在圆盘底座的中央。
筒身比鼓身模低,上端封口,鼓身模竖直安装在以内套筒为中心的“凸”形圆盘底座上。鼓身模块为两块,呈扇形对接围成。圆筒状的外筒竖直套接在“凸”形圆盘底座的凸肩上,其筒身比鼓身模高,由至少两块扇形外模块连接围成。模盖呈翻盖式,活动式连接在与底座相连的支架上,并与外套筒上端口相配接。
壮族铜鼓的外形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造型艺术。无底腹空,腰曲胸鼓,给人以稳重饱满之感。鼓面为重点装饰部分,中心常配以太阳纹,外围则以晕圈装饰,与鼓边接近的圈带上铸着精美的圆雕装饰物,最多的是青蛙,其次有骑士、牛橇、龟、鸟等。造型夸张、雄强、有力、庄重耐看。鼓胸、鼓腰也配有许多具有浓郁装饰性的绘画图案。
鼓足则空留素底,造成一种疏密、虚实相间,相得益彰的效果。这些图像都在模坯上用镂刻或压印技术制作而成,采用线地浮雕的技法,画像传神简洁,线条刚劲有力。画像纹饰大抵分物像纹饰、图案纹饰两类。物像纹饰有太阳纹、翔鹭纹、鹿纹、龙舟竞渡纹和羽人舞蹈纹等。
图案纹饰有云雷纹、圆圈纹、钱纹和席纹等。这些图像纹饰往往以重复或轮换的形象、构图出现,产生强烈的整体艺术效果,表现出合理的装饰布局。鼓胸装饰带的图像有长卷形式,而鼓腰装饰带的图案则是独立成篇,循环往复。
铜鼓将成为一张亮丽的名片,代表这个地区、这个民族的文化特征。2006年广西文化舟以韦氏兄弟铸造的大铜鼓作为礼物送给北京市、市政府,2007年内蒙古自治区四十周年大庆、今年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五十周年大庆,都以韦氏兄弟铸造的大铜鼓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自治区人民政府的主要贺礼。可以预见的是,大铜鼓今后会越造越大,不仅是重要礼物,而且会成为城市装饰的新内容。
您可能还会喜欢:
别样的佤族甩发舞,甩发舞传说
拉祜族婚俗:离婚要请客、结婚不设宴
拉祜族的葫芦崇拜的传说
族特色风情:恋爱形式“梳头情话”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