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族是我国五十六个少数民族之一,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千百年来与其他民族一起构建了璀璨的中华文化,那么在历史上,回族出过哪些名人呢?本期的民族文化就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郑和(1371—1433),回族,云南昆阳州(今昆明晋宁县)人。原名马和,小字三宝,十一岁时在明太祖发动的统一云南的战争中被俘进宫,后当四子燕王朱棣的近侍。自1405年到1433年,漫长的28年间,郑和率领庞大船队首次出使西洋,郑和船队历经亚非三十余国,涉十万余里,与各国建立了政局,经济,文化的联系,完成了七下西洋的伟大历史壮举。
海瑞(1514—1587年),回族,广东琼山人。小官僚家庭出身,家境贫寒。明嘉靖举人,先后任南京吏部右侍郎和南京右佥都御史,力主严惩贪污。他曾平反一些冤狱,民间因而有“海忠介公居官公案”,“大红袍”等传说。着作有《海瑞集》。
白崇禧(1893年3月18日——1966年12月2日),字健生,广西桂林市临桂区会仙镇山尾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誉为“小诸葛”。军阀新桂系代表人物,与李宗仁合称李白。指挥多场大战,屡有胜果。曾获青天白日勋章、抗战胜利勋章、英国巴士武士勋章等。
马文升(1426年—1510年7月13日),字负图,别号约斋,又号三峰居士、友松道人。钧州(今河南禹州市)人。明代重臣、诗人。马文升一生功勋显着,先后辅助代宗、英宗、宪宗、孝宗、武宗五朝,历仕五十六年,后人有“五朝元老马文升”之称。
马本斋(1901~1944),原名马守清,回族,河北献县人。抗战时期我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的创建人,抗日民族英雄。后来人们为了纪念他,建立了马本斋陵园,还拍摄了以他为原型的电影《回民支队》和电视剧《民族英雄马本斋》。
丁拱辰(1800——1875),又名君轸,字淑原,号星南,福建晋江人,最早系统考察了西方火器的使用和构造并研究制造了中国火器。在中国首先进行了蒸汽机、机车和轮船的模型制造。撰写了中国第一部有关蒸汽机、机车和轮船的着作,为创建中国近代机械工程做出了贡献。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