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一称始于秦昭王时期,是中国封建时代对帝王母亲的尊称。在我国历史上,有一些太后掌握着足以和皇帝匹敌的权力,是封建社会中罕见的“女强人”,她们有的为了辅佐幼主尽心竭力,甚至亲自上阵垂帘听政,但也有的挥霍权力以满一己之私,以至祸国殃民,但不管后世评判她们功过几何,她们都在史书中留下了传奇的一笔。那么就让民族文化为你盘点,历史上有名的太后。
西汉吕太后——吕雉
吕雉(公元前241年—公元前180年8月18日),字娥姁,通称吕后,或称汉高后、吕太后等,是汉高祖刘邦(前202年—前195年在位)的皇后,高祖死后,被尊为皇太后(前195年—前180年),是中国历史上有记载的第一位皇后和皇太后。
同时,吕雉也是秦始皇统一中国,第一个临朝称制的女性,被司马迁列入帝王政事的本纪,后来班固作《汉书》时仍然沿用。吕太后也开启了汉代外戚专权的先河。
东汉汉章帝皇后——章德窦皇(太)后
章德窦皇后(—97年),扶风平陵人,汉章帝皇后。曾祖窦融,官大司徒;父窦勋,追爵安成息侯;母为东海恭王刘强女沘阳公主,公元78年被立为皇后。
章和二年(公元88年)二月,年仅33岁的汉章帝崩于章德殿前。十岁的皇太子刘肇即位,为汉和帝。尊窦皇后为皇太后。因和帝年幼,由窦太后临朝执政。
窦太后临朝,尊母沘阳公主为长公主,赐汤沐邑三千户,兄窦宪,弟窦笃、窦景,皆显贵且拥有实权。窦氏一族更密谋不轨,却在永元四年(92年),事发而被诛杀。此后,窦氏家族做官的人全部免官,窦太后也由此被软禁,不得参与政事。
东汉邓皇后——和熹皇(太)后邓绥
邓绥(81年—121年4月17日),南阳新野人,东汉王朝著名的女政治家,东汉王朝第四代皇帝汉和帝的皇后。邓绥系出名门,其祖父正是以向光武帝刘秀进献了“图天下策”的东汉开国重臣、云台二十八将之首的太傅高密侯邓禹。
邓绥15岁入宫,22岁被册封为皇后。东汉延平元年(公元106年),年仅27岁的汉和帝突然驾崩,面对着“主幼国危”的局面,25岁的邓绥临朝称制。邓绥执政期间,对内帮助东汉王朝度过了“水旱十年”的艰难局面,对外则坚决派兵镇压了西羌之乱,使得危机四伏的东汉王朝转危为安,被誉为“兴灭国,继绝世”。
但另一方面,邓绥亦有专权之嫌,其废长立幼,临朝称制达十六年而不愿还政于刘氏,朝中多有非议。东汉永宁二年(公元121年),邓绥驾崩,谥号“和熹”,与汉和帝合葬于慎陵。
东晋崇德太后——康献皇后褚蒜子
褚蒜子(324年—384年),晋康帝司马岳的皇后。褚蒜子出身于官宦世家,天生丽质,加上家庭良好的文化修养,从小就见识开阔,气度宽宏。
褚蒜子十余岁便被选为琅琊王司马岳的妃子。司马岳即位,是为晋康帝。时年二十岁的褚蒜子成为了皇后。此后,她曾三度临朝,扶立了六位皇帝,临朝称制总共约四十年。太元九年(384年),褚蒜子于显阳殿崩逝,享年六十一,谥号康献皇后。
建元元年(343年)九月,褚蒜子为晋康帝生下皇子司马聃。建元二年(344年)九月,晋康帝去世,年仅两岁的司马聃即位,是为晋穆帝,褚蒜子晋升为皇太后,当时晋穆帝年幼无法执掌国政,因此在朝臣的要求之下,暂由褚蒜子垂帘听政。
北魏冯太后——冯氏
冯太后(442—490年),北魏文成帝拓跋濬的皇后,献文帝拓跋弘的嫡母,孝文帝元宏(拓跋宏)的祖母。冯太后是北魏中期一系列改革的实际主持者,并对北魏孝文帝改革产生了重要影响。
和平六年(465年),北魏献文帝即位,尊为皇太后。其时政局动荡,冯太后临朝听政,定策诛杀了权臣乙浑,后依据北魏祖制归政献文帝。
延兴六年(476年),献文帝暴崩。
北魏胡太后——宣武灵皇后
宣武灵皇后(?—528年),胡氏,名失考,北魏宣武帝元恪妃子、北魏孝明帝元诩生母。公元515年,宣武帝去世,孝明帝即位。尊胡氏为皇太后。
因孝明帝年幼,由胡太后临朝听政。临朝后,大臣还称她为殿下,下令处理事务。后来,更是改令称为诏,群臣上奏疏称陛下,她自称为朕。
当时胡太后得其所欲,逼迫孝明帝的叔叔清河王元怿与她同房,淫乱纵情,为天下人所厌恶。
辽国萧太后——“承天皇太后”萧绰
萧绰(953年—1009年),辽朝政治家、军事家和改革家。辽景宗继位后,萧绰获选为贵妃,969年(保宁元年),被册封为皇后。982年(乾亨四年),辽景宗崩,辽圣宗继位,尊萧绰为皇太后,摄政。在她摄政期间,辽朝进入了最为鼎盛的辉煌时期。
986年(统和四年),宋太宗认为辽圣宗年幼而母后摄政,大举北伐,以收复石敬瑭献给契丹的燕云十六州。正月,宋军兵分三路,东路攻幽州,中路攻蔚州,西路攻云州朔州,失败,宋太宗下令全线撤退。在撤退途中,辽军俘宋将杨业,后者不降绝食而死。
1004年(统和二十二年)闰九月,萧绰以索要周世宗收复的关南地为名,大举伐宋。除了在瀛州遭到抵抗外,辽军势如破竹,十一月就至宋都开封的门户澶渊。
北宋高太后——宣仁太后高滔滔
高太后(1032—1093)即北宋宣仁太后。宋英宗皇后,神宗时尊为皇太后。元丰八年(1085年)哲宗以年幼即位,尊为太皇太后,秉朝政,起用司马光等为相,废除王安石新政,放逐变法派,史称元沘更化。且割地西夏,与之妥协。死后,哲宗才得以亲政。
高太后一向反对王安石变法,信任保守派旧党的大官司马光。1085年,神宗病故,新登基的皇帝哲宗赵煦只有十岁,还是个小皇上。时高太后已是太皇太后,她奉神宗遗诏辅佐年幼的皇上,垂帘听政。高太后一执政,就开始任用司马光为宰相,将王安石的新法全部废止。
高太后虽反对王安石的变法派,但是却有十分优秀的执政才能。她执政期间,勤俭廉政,励精图治,因此这期间政治比较清明,经济也十分繁荣。因而,宋哲宗时期是北宋最后一个经济繁荣、天下小康、政治清明、国势较强的时期。这与高太后的贤德是分不开的。
清孝庄文皇后——圣母皇太后博尔济吉特氏
孝庄文皇后(1613年—1688年),博尔济吉特氏,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称帝后,受封为永福宫庄妃;崇德三年生皇九子福临(顺治帝);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驾崩,顺治帝即位,与其姑孝端文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
顺治八年(1651年)上徽号曰昭圣皇太后;康熙帝即位后尊为太皇太后;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二十五日(1688年1月27日)崩逝,享年七十五岁;葬昭西陵,上谥,雍正、乾隆累加谥,最终谥号为: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纯徽翊天启圣文皇后。
清孝钦显皇后——慈禧太后
慈禧(1835年11月29日—1908年11月15日)即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咸丰帝的妃嫔,同治帝的生母。晚清重要政治人物,清朝晚期的实际统治者。
1861年咸丰帝驾崩后,与孝贞显皇后两宫并尊,称圣母皇太后,上徽号慈禧。随后,联合慈安太后(即孝贞)、恭亲王奕欣发动辛酉政变,诛顾命八大臣,夺取政权,形成“二宫垂帘,亲王议政”的格局。清政府暂时进入平静时期,史称同治中兴。1873年两宫太后卷帘归政。
1875年同治帝崩逝,择其侄子爱新觉罗·载湉继咸丰大统,年号光绪,两宫再度垂帘听政;1881年慈安太后去世,又因1884年慈禧发动“甲申易枢”罢免恭亲王,开始独掌大权。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