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古人,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无论是老人还是小孩都有佩戴香包的习惯,除了能够增加“香气”还能辟邪,驱蚊。而这也是陕西民间工艺之一了。本期的民间艺术带你去了解香包的用处,为什么古时候人人都要佩戴香包。
香包是中国民间文化!
端午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目。喝雄黄酒,吃粽子,划龙舟等民俗活动仪式蔓延到整个中华大地。但在华夏民族发祥地的庆阳除了过插艾叶、吃粽子、喝雄黄酒外,更浓烈的氛围是打扮娃娃。“五月端午耍线,八月十五耍面”。端午前几十天最忙活的是女人,五色线缠粽子,搓花花绳,绣香包,做绌绌。端午这天,庆阳这块地方是彩色香包的世界、城市乡村,流光溢彩,香味弥漫,人们将孩童从头至足打扮得花花绿绿。一种浓浓的端午气氛,给人一种古老、淳朴、神奇的感觉。
香包能干什么用?
古代称“香囊”,亦称“佩帷”、“容臭”、“香袋儿”、“荷包”,有些地方还有新嫁娘赠送亲友香包的习俗,国人认为新娘子带有喜气,由她亲手做的香包,更能祛邪解毒,所以在她新婚的第一年的端午节,新嫁娘必须缝制香包分送亲友,香包这一送,少说要送一,二百个,除了送给亲友之外,当然多半还是送给小孩子们佩戴,这是出自上一代对下一代的关爱,希望儿童能够顺利成长,诸邪远避,同样地也可以送给长辈以示尊敬和孝思。
送给情人的香包含意就更深远了,一针一线都蕴涵了无限柔情。在以前,妇女们在子女情人要出远门时,都会缝制香包让他们带在身上,一方面保佑他们旅游平安,另外一方面也是在提醒他们,家乡有人倚门守候,应该早日归来。
这两项风俗逐渐合而为一,演变成用五色彩线系着一个装满艾草,雄黄和檀香粉末,混合香料的小布袋给小孩挂着,防止毒虫侵扰,有祛毒避邪的功用,并成为一种保命吉祥的象征。现代社会也有使用硅澡纯加上部分中药材放置于汽车或冰箱内除去异味。
香包怎么戴?
每逢端午节,尤其是妇女和儿童,都佩戴香包。追溯香包的起源,早在先秦时代,女子用五线制成的饰物戴在头上,到了南北朝时期,就发展为香袋,到了唐代,出现了装有香料的香球。
端午时节及节后,气候炎热,蝇虫飞动,毒气上升,疫病萌发。古人认为人是吃五谷杂粮生百病的,而病从口入,多为邪杂之气,经口鼻吸入。人们在长期同各种病魔斗争过程中,发现饮雄黄酒、佩戴香包能驱赶邪佞解毒,自有它的医理。
你可能也喜欢:
民间艺术:中国独有的民间艺术有哪些
泥塑——宝鸡的古老民间艺术
板鞋舞,壮族民间艺术奇葩
酒文化:各种酒的饮用常识
香包的作用
1、防治疫毒:孙思邈《千金要方》:“避疫气,令人不染”。
2、防止蚊虫叮咬:夏季蚊虫较多,古代没有灭蚊药,一般人家又没有蚊帐子,夏季大多室外休息,小孩皮肤嫩,蚊子最容易咬小孩的头面和脖子,所以把香包戴在脖子周围和胸部。
3、防止毒蛇咬伤:南方空气潮湿,山区毒蛇较多,住在山区里的人为了防止毒蛇进入床铺,就佩戴雄黄香包,蛇类闻见雄黄的气味,就会远离。白娘子喝了雄黄酒就会现出原形,一般小蛇就更不在话下了。
4、避秽化浊:夏季梅雨多湿,或山区终年荒芜人烟,杂草丛生,动植物腐烂,产生秽浊之气,进入此类山区,或夏季秽浊较重时,有避秽化浊的作用。
5、吸汗:陈示靓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中提及一种“端五以赤白彩造如囊,以彩线贯之,搐使如花形。”以及另一种“蚌粉铃”:“端五日以蚌粉纳帛中,缀之以绵,若数珠。令小儿带之以吸汗也”。
6、清新室内空气。
五月初,正是春夏之际,虫害复生,时疫流行。此时人们首要的就是要消毒防病,民间艺人用香袋包药佩带,既治病除臭驱虫散浊,薰香去汗味,又是人们盼望孩子们健康平安心愿的表露,为孩子们增添了如意的玩物,耍起来小巧玲珑,香爽周身,一举多得。所以,香包多在五月初开始佩戴。
戴香包有什么讲究
戴香包颇有讲究。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喜欢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小孩喜欢的是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竽、斗鸡赶免等。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赶有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
在庆阳农村,花卉树木、虫鱼鸟兽、日月风云,楼台亭榭、几何图案,以及人物等等均可成为香包刺绣的题材。心灵手巧的民间艺术家们,凭着一针一线一把剪刀,就把活灵活现的龙、凤、金鱼、小老虎、狮子、蛇、蟾蜍、壁虎、蜈蚣、蝎子等图案呈现在世人面前,让人们在芳香四溢的香包世界里把玩欣赏,以此寄托人们心灵深处的美好诉求。
你可能也喜欢:
民间工艺的传承,内画工具画法步骤
汉族传统手工艺品,内画鼻烟壶图片大全
马尾绣是流行于水族地区的民间艺术
中国饮食文化十大吃的传统境界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