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每个地区也都有各自的文化。很多文化都能够传承下来,但也有的文化随着没有传承人而逐渐的消失。这对于我们来说也是一种文化的损失。在常州文化中,曾有伴随常州梨膏糖而生的小热昏文化,而它也在逐渐消失,跟小编一起来看下吧。
小热昏是江苏的一种曲艺形式,曾广泛流行于江浙一带,原是以流动说唱形式卖梨膏糖的行业艺人的统称。多用小锣和三巧板伴奏,内容以时事新闻和民间故事为主。形式活泼生动,语言诙谐风趣,誉为南方的相声。《都城纪胜》:“叫声,自京师起撰,因市井诸色歌吟、卖物之声,采合宫调而成也。”
常州小热昏是伴随着常州梨膏糖的生成历史应时而生的,迄今已有150多年的历史。据常州地方史料记载表明,常州小热昏兴盛时期,曾广受民众的青睐和欢迎,成为苏南,尤其是常州地区广大百姓文化娱乐的主要形式。当年常州小热昏艺人曾一度走出常州,足印遍及苏南、苏北及浙、皖等地。
清末民初,江浙地区的卖梨膏糖行业分成了几大帮。摆起糖摊在固定地点熬制梨膏糖、唱卖的叫“文卖”;背着糖箱流动说唱卖糖的,叫“武卖”,而当时盛行于常州的便是“武卖”艺人。“武卖”艺人主要说唱本地新闻,内容大多为讽喻当时社会黑暗现象。艺人们为免遭迫害和麻烦,取名为“小热昏”。常州小热昏内容生动风趣,说白滑稽幽默,唱词通俗易懂,唱腔又是百姓熟悉的民歌小调,故而深得人们的喜爱。常州小热昏的演唱程序主要有:开场、卖口、唱曲、卖糖、唱篇。常州小热昏演唱曲调一般有两大部分,一是大量运用民间小调,配上唱词演唱,如青年曲、梨膏糖调、杨柳青调、宣卷调等;二是运用常州滩簧、黄梅戏、越剧、淮剧等地方戏曲的曲调,配词演唱。
后来梨膏糖的市场逐渐萎缩,到八十年代以后小热昏艺术已难得一见,几近消失。主要原因有:
1、收到外来文化的冲击,生态环境失衡。
2、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从业者寥寥无几。
3、艺术形式传统单一,失去了消费群体。
4、缺乏资金扶持,影响艺人的积极性。
5、指导培训不够,创编表演能力受限。
6、传承方式单一,语言受众有限。
如今,常州梨膏糖制作技艺已经成为江苏省级非物质遗产;而小热昏已经成为国家级非物质遗产。
据了解,蔡氏梨膏糖第四代传人蔡亚刚,为了让常州老百姓都能听到“小热昏”,还将组织常州首家“小热昏说唱团”,轮流在各大社区演唱呢!广大居民们可以试目以待了。
你可能会喜欢:
你所不知道的济南史前文化
长沙曲艺“奇葩”长沙越剧文化
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你了解多少?
浙江清明节的习俗,你知多少?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