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时期都有一些为了国家利益而奋不顾身的人出现,特别是在战乱时期。俗话说“乱世出英雄”,正因为他们的奋不顾身给我国带来巨大的贡献。想知道沈阳的历史名人都有哪些吗?下面就跟着小编一起走进沈阳文化看看你知道几个吧。
罗绣锦
罗绣锦(1590-1652年),辽阳人,隶汉军镶蓝旗。天命六年(1621年),以诸生身份归降后金。天聪五年(1631年),授工部启心郎。八年,被选为举人,授国史院学士,纂修太祖实录。顺治元年(1644年),加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巡抚河南。
宁完我
宁完我(?-1665年),字公甫,辽阳人,隶汉军正红旗。天命间归降后金,为萨哈廉家奴。天聪三年(1629年),太宗闻其通文史,召入直文馆,寻授参将。四年,宣谕安抚永平(今河北卢龙),又从攻大凌河及招抚察哈尔,皆有功,授世职备御。五年,上奏议定官制,辨服色,立言官诸项,多被采纳。
刘廷玑
刘廷玑(约1654—?年)字玉衡,号在园,先世居河南开封,后迁辽阳,编入汉军旗。其祖父曾任福建巡抚,父亲曾在河北、安徽任过知府等职。靠先人的功绩,廷玑循例入官,很早就走上了仕途,曾任内阁中书、浙江括州(今丽水)知府、浙江观察副使。晚年调任河工,参与治理黄河、淮河。
他自幼酷爱诗文,少负文名,加之优越的家庭环境和丰富的阅历,使他有机会和当时第一流的文人交往,切磋学艺。其诗集《葛庄分类诗钞》十四卷,即是由当时最著名的诗人王士祯作序;而其散文集《在园杂志》四卷,由著名剧作家孔尚任作序。当朝大名士亲自染翰为之作序,可见他在当时的文坛也是有一席之位的。刘廷玑的诗虽流传不广,但其《在园杂志》却独树一帜,内容丰富,包罗万象,知识性很强,是少有的佳作。
佟世思
佟世思(1649—1691年),字俨若,一字葭沚,又号退庵,辽阳人,隶汉军正蓝旗。其高祖于明代从抚顺迁居辽阳,是家资巨万的富户。万历年间。因其抚顺族人佟养性投降后金而受株连,全家人非死即逃,屡遭劫难。幸亏其祖父是范楠(范文程之父)之门婿,得到范家的全力保护,才得以活命。靠父辈的功劳,以门荫人仕,但一生困顿,仅在康熙间任过广西临贺、思恩县令。
彭春
彭春(1644—1699年),隶满洲正红旗,姓东阿氏。其曾祖父何和礼因助清太祖创业有功,娶长公主东果格格,为后金五大臣之一,死后被追封为一等公。其家族于清初迁至今灯塔市柳河子乡八家子村,后人改姓许。
曹雪芹
曹雪芹(约1715一约1762年),名沾,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生于南京,祖籍辽阳,清小说家。其先世是汉族。天命六年(1621年),其高祖曹振彦投降后金,先为佟养性属下红衣炮队教官,后随多尔衮人关。曾祖曹玺因立有战功,被提拔为内廷二等侍卫。曾祖母孙氏做过康熙帝玄烨保姆,曾祖父曹玺因此受皇家重用,派任江宁织造。
雪芹祖父曹寅做过康熙伴读和御前侍卫,后任江宁织造,兼任两淮巡盐御史。曹寅死后,其子先后继任江宁织造。从其曾祖至父辈,曹家三代四人先后担任江宁织造长达六十年,家世显赫,生活优裕。雍正五年(1727年),曹氏家族在朝庭内部斗争中受到重大打击,其父被革职,财产籍没,家势败落,被迫迁居北京,晚期居北京西郊。
猜你可能喜欢:
细数杭州古代与现代历史名人
真切动人的宁波甬剧
蕴含吴语特色的宁波话
南京冬至习俗与传统过法
靳辅
靳辅(1633—1692年),字紫垣,辽阳人,隶汉军镶黄旗,著名水利专家。顺治九年(1652年)考授国史馆编修,后又历任内阁学士、安徽巡抚等职。康熙十六年(1677年)被任命为河道总督。当时,黄河、淮河、大运河因常年失修而连年决口,致使海口淤塞,漕运受阻,沿河人民流离失所。靳辅对黄河水患进行了全面勘察,提出了对三大河流进行综合整治的详细方案,并积极组织实施,终使堤坝坚固,漕运无阻。
徐航
徐航,原名徐至善,1918年出生,法库县孟家乡徐三家子村人。1936年至1937年,在湖北省鸡公山东北高级中学读书。1936年,加人党。1938年,到延安加入我军,同年进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1938年至1945年,任抗日武装工作队区队长。抗战胜利后,徐航来东北地区工作,曾任东北野战军《战斗报》社社长。
1949年,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入关,参加平津战役。在平津战役中,任第四野战军野战医院院长。同年,平津战役胜利后参与改编傅作义部队工作。1949年12月至1950年10月,在第四野战军(即中南军区)后勤部政部,历任教育科科长、青年部部长。1950年10月,随所在部队赴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1952年,曾作为四野部队团组织的代表出席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955年,徐航被授予上校军衔。同年,随四野政部主任到广州军区工作,被任命为广州军区化学兵学校政委。1957年起,徐航被任命为一直属炮兵独立第一师政委,被授予大校军衔。1966年“0”开始后,徐航受到残酷剥削,身染重病。1967年于郑州逝世,终年49岁。
毛凤楼
毛凤楼,字焕章,1894年出生,法库县红五月乡蛇山沟村人。青少年时期在家乡的小学、中学读书。中学毕业后,考入保定军官学校学习。毛凤楼于保定军官学校骑兵科毕业后,加入奉军,被任命为骑兵营营长。曾参加过直奉战争,在张作霖的“中华民国陆海军大元帅府”担任上校科长。后来曾先后出任西丰县局长,山海关铁路总段段长。
“九一八”事变后,毛凤楼随东北军撤到关内。后来调到南京工作,任伤兵管理处处长。1946年至1949年,曾担任南京少将参议。新中国成立后,毛凤楼回到法库家乡。1950年至1967年,曾担任协商会议法库县委委员、秘书长等职,为参政议政推进协商会议工作做出了贡献。1967年秋,毛凤楼因病逝世,终年73岁。
孙良才
孙良才,1920年2月22日出生,山东省馆陶县张查村人。1928年春至1937年秋,先后在本村初级小学、馆陶县第二高小、山东省临清州省立第十一中学、东昌府第二中学读书。1938年1月,孙良才人冠县军政干部训练组参加革命。月余后,转赴南宫县八路军一二师政部举办的“民先”(即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训练班学习。
同年5月,回冠县任县青年救国会执行委员,参加清乡委员会工作,安定社会秩序,组织农、青、妇群众团体,发展武装力量。6月,加人中国0。1939年5月,任鲁西一地委专署级动委会青委。9月,任鲁西区委青委委员。1941年1月,任莘县县委副。6月,任莘县县委。1941年9月学习结业后,被调任潮城县委宣传部长。1942年1月,任潮城县委。
1945年10月,孙良才调任铁岭中心县委组织部长。1946年1月,任铁岭县委。7月,任铁岭、法库联合县委、辽北一地委委员。1947年2月起,任铁法武工队一分区东进支队政委、副支队长。7月起,任科左前旗旗委。12月,任铁岭县委。
1948年2月,孙良才任法库县委。1949年1月,调任辽西省农林厅。1952年8月,被调到辽西省委工业部任副部长。1953年1月起,任辽西省委工业部部长、省委委员。1954年8月至1959年,任辽宁省委工业部副部长。1959年因病休养。1964年2月8日于沈阳南湖医院逝世,终年44岁。
猜你可能喜欢:
艺术流派纷呈的宁波越剧
沈阳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声
成都历史名人盘点
南京历史文化名人都有哪些
崔孟轲
崔孟轲,字斗南,1898年出生,法库县丁家房镇塔子山村人。青少年时期,在奉天省城内的中学读书,中学毕业后以优异成绩(名列榜首)考入奉天东北大学美术系,毕业后到东北大学附中任美术教师。崔孟轲在东北大学美术系读书时,攻于书法、篆刻、美术、音乐,样样达到了精通的地步。他时常为法库书画界、政界名人篆刻名章。
崔孟轲的乐理知识及演奏功底颇深,成为当时法库县小提琴演奏的第一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大学附中解散,崔孟轲回塔子山村。回村后捐出自家土地3亩多,建起了塔子山村第一所小学校,并出任该校教师。1945年9月,崔孟轲回到家中。1960年3月病逝。
李玉绵
李玉绵,1908年出生,沈阳市东陵区张官屯村人。幼年家贫,只念过3年书,后在奉天省城小南关永兴铁炉学徒,满徒后当钳工。后来因不会应酬,被工头借故解职。1930年,李玉绵为全家生计,离开家乡,到法库县电灯厂当工人。1942年5月,电灯厂小井房突然失火,李受牵连,被关押七、八天后释放。李玉绵在被关押期间,身体受到摧残,双腿患了痉挛症,经常发作。
抗战胜利后,李玉绵参加了护厂队。1948年2月,法库全县解放后,李玉绵被评为护厂功臣。并在党的教育下,提高了思想觉悟。李玉绵爱厂如家,爱机器如生命。在工作中,积极钻研技术。在锅炉烟道中设置省煤器,降低了耗煤率;利用废气取暖;改进进煤大拉杠,延长了拉杆的使用年限;另外,还和厂内工人黄鹤臣一起创造了胶袋吹灰器,既延长了锅炉寿命,又保证了安全生产。
1958年12月11日,电厂停电检修,李玉绵负责撤出热水箱中的废油,当撤到第二号油箱时,病腿突然痉挛,疼得站不住脚。但为了保证准时发电,李玉绵仍然坚持工作,直至晕倒,掉进水温达摄氏60度的热水箱里,烫伤面积达90%以上。因伤势太重,经抢救无效,于1958年12月12日逝世,终年50岁。李玉绵牺牲后,法库县举行了有各界代表参加的千人追悼大会,法库县委根据李玉绵生前要求,追认他为正式党员。
李友兰
李友兰,字香斋,别号恒甫,1881年出生,法库县叶茂台镇叶茂台村人。其祖父李东文热心于村里的公益事业。其父母在其年幼时病逝,李友兰与其弟、妹四人,均由其祖父母抚育。李友兰13岁时被其祖父送到新民县巨流河村私塾读书。李友兰刻苦攻读,成绩优异,颇得塾师的赞扬和同学们敬慕。清末兴办学堂时,李友兰考入奉天省城师范学校。毕业后,从事教育工作。
1912年,李友兰转入政界,任奉天省议会议员,不久被选为议长。接着又被任命为洮昌道尹(辖17个县)。在任职期间,廉洁奉公,为民谋利,除暴安良,治道有方,颇受人民的赞许。李友兰每次回家探亲时,总是在村外下车,步行进村,先探问邻里乡亲,然后才回自家。李友兰对家乡的教育事业十分关心。1928年春,李友兰带头筹款,创建了叶茂台小学校(今叶茂台中心小学前身)。
1919年至1927年夏,李友兰曾先后任中日合办的鸭绿江采木公司理事长和中日合办的本溪湖煤铁公司总办。在职期间,对涉及中国主权的有关问题,均能据理与日方进行交涉,表现出了应有的民族气节。1927年秋,李友兰被调任东三省官银号总办。1929年,任安东海关监督。“九一八”事变后,李友兰回到沈阳。
1931年9月,日本关东军授意,成立沈阳地方维持委员会,任命袁金铠、李友兰等9人为委员。李拒绝为日本侵略者效劳,发表声明退出由日本人授意成立的沈阳地方维持委员会。不久去天津,后又转到北平隐居,改名李恒甫。此后,李友兰一直在家中闲居,从不参加社会上任何活动。1950年,李友兰因病于北京逝世,终年69岁。
猜你可能喜欢:
具有海滨风光的大连三山岛
文化遗产:南京梅花山的文化
具有传统风格的沈阳大秧歌
具有海滨风光的大连三山岛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