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一个涵盖面积非常广的词语,涉及着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无法给文化设立出精准的意义,但却可以称它为社会不断发展中的一个宝藏。在重庆,也有属于当地的文化,现在就让重庆文化带你一起看看重庆十大文化符号的相关内容吧。
火锅是中国的传统饮食方式,起源于汉族民间,历史悠久。重庆火锅,又称为毛肚火锅或麻辣火锅,起源于明末清初的重庆嘉陵江畔、朝天门等码头船工纤夫的粗放餐饮方式,原料主要是牛毛肚、猪黄喉、鸭肠、牛血旺等。后随着社会的发展,历史的变迁,人们的饮食习惯,重庆火锅的独特风味渐渐受人们的喜爱。
对于重庆人而言,尽管重庆美食遍地,丰富多样的菜品享誉天下,但没有哪一样能够代替火锅不可动摇的地位。
它表现了中国烹饪的包容性。“火锅”一词既是炊具、盛具的名称,还是技法、“吃”法与炊具、盛具的统一。
火锅表现了中国饮食之道蕴含的和谐性。从原料、汤料的采用到烹调技法的配合,同中求异,异中求和,使荤与素、生与熟、麻辣与鲜甜、嫩脆与绵烂、清香与浓醇等美妙地结合在一起。特别在民俗风情上,重庆火锅呈现出一派和谐与淋漓酣畅相溶之场景和心理感受,营造出一种“同心、同聚、同享、同乐”的文化氛围。
它有较大的普及性。在重庆,上到官员,下到百姓,无一不偏爱重庆火锅,家家都会做。
重庆火锅来源于民间,升华于庙堂。无论是贩夫走卒、达官显宦、文人骚客、商贾农工,还是红男绿女、黄发垂髫,其消费群体涵盖之广泛、人均消费次数之大,都是他地望尘莫及的。作为一种美食,火锅已成为重庆美食的代表和城市名片,以至于人们说:“到重庆若不吃火锅,那就等于没到过重庆!”
历史仅百余年的重庆火锅,之所以能独立于其他火锅之外,最大的原因不在吃法,而在对锅底的改造上。重庆人嗜辣,在调料上大量添加辣椒、花椒等作为基本调味品,彻底“侵袭”了人们的传统味觉。
重庆人一般不说吃火锅,而叫“烫火锅”。重庆有“火炉”之称,夏日酷暑难当,火锅却照吃不误,甚至越热越吃。相比较其他地区不温不火的吃法,重庆人吃火锅的豪气和气吞山河之势无他能及,这正是巴渝饮食文化的体现,是古老巴民族勇武豪放性格和饮食文化心理的体现。
此外,火锅符合重庆人热情、豪放、直爽、喜好群聚的民风,重庆火锅为重庆人提供了一个特殊的时间和空间:小范围、长时间。
因此,在重庆,火锅不仅是一种饮食,还是一种生活方式,是一种习惯,是一种无法割舍的情感,诗一道难以描述的风景,是渗到骨子里的城市味道,更是一种文化现象。
这就是重庆火锅和它所代言的城市精神气质。重庆火锅稳居十大文化符号榜首,它当之无愧!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