腊八节源于远古人们祭祖敬神祈福的蜡祭,后来与腊祭合一,再后来则与佛教的释迦牟尼成道日合流,形成人们现在过的腊八佳节,而最早人们进行蜡祭所祭祀的神,则被后世称为“八蜡神”,或说“腊祭八神”,我国一些地方至今还保留着后人建造的供奉庙宇。那么就让城市文化为你介绍,供奉八蜡神的江苏淮安八蜡庙。
江苏淮安下关境内过去有个奇怪的庙宇——八蜡庙。据地方文献记载,淮安最早倡建八蜡庙的是明万历年间的淮安知府詹世龙,他在万历四十三年(1615)因每岁迎春后虫灾扰民,租地建八蜡庙,当年庙就建成了,但很快就圮废。到了1642年,漕储道王任重在其处建成八蜡庙。
说它奇怪,首先是庙的名称,什么好听的名字不能取,为什么偏偏要叫八蜡庙?而且经常有人读错这个名字,应该读“八腊(zhà)庙”,不是“八腊(là)庙”。其次,八蜡庙中神台上供奉的神灵究竟是哪位?
在淮安,很多人都说八蜡庙中神台上供奉的是灭蝗有功的刘猛将军。这主要是来源于一个传说故事。故事是这样的:
刘猛是当时的安东(今涟水)知县。在大闹蝗灾的那一年,刘猛作为一个县令,亲自带领民众以竹帚、钉耙作为灭蝗工具,从安东一直追灭至山阳县境(淮安府署所在地),由于一路指挥灭蝗,劳累过度,到了山阳境内,体力不支,吐血不止而死。
淮安人民为了纪念这位为灭蝗而献出了生命的知县,在淮安东门外为他建造了一座庙宇,叫“八蜡庙”,供奉他的塑像,并在他的塑像的额头上嵌了一个泥塑大蝗蝻,标志着他灭蝗有功。后来,人们又称他为“蝗蝻王”。
不过,实际八蜡庙中供奉的刘猛根本不是什么安东县令。清初黄达写的《八蜡庙记》就透露了信息,“淮安城东有八蜡庙,向祀神农后稷,而以刘猛将军祔,即宋之刘琦也”,淮安府、山阳县的官吏们,“临祭相率而拜跪焉,趋跄焉,斯已耳,未有讲求典礼者”,不知道跪拜的礼仪,出了些洋相。
据说,当时的太守陶公见到此情此景,感到十分诧异:“八腊之祭,载于《礼经》,其来甚古”,刘猛将军何以能够与神灵并列?接着他还对八腊神进行了解释:“天子大腊八:一先啬,二司啬,三农,四邮表畷,五猫虎,六坊,七水庸,八昆虫,始自伊耆氏。历代以来,列于祀典,遵行不废。”
陶公还强调,虽然“刘将军生有顺昌之战,没有驱蝗之灵,虽功德在民,然上与古圣皇并祀,则僭矣”。于是,当时的山阳令萧君承陶公之命,“鸠工庀材,葺而新之,专祀八腊之神,别构屋以祭刘猛将军,可谓事神治民,两者交善矣”。
至此,淮安人终于把八蜡庙神灵搞清楚了。原来,八腊是古代中国人民所祭祀八种与农业有关的神祇。八腊的祭祀称为八腊之祭、大腊之礼或八腊祭。其中,“先啬神”,即神农氏;“司啬神”,即周朝的始祖后稷;“农神”,即古时的田官之神。
“邮表畷神”,即田间庐舍和阡陌之神,感谢它始创田间庐舍、开辟道路、划分了疆界;五为猫、虎神,感谢猫吃掉野鼠,老虎吃掉了危害庄稼的野猪,保护了禾苗;六为“坊神”,感激它使堤防坚固;七为“水庸神”,管理沟渠之神;八为昆虫神(蝗虫)。
从此,淮安人把八蜡庙、刘猛将军庙分别建造,分开祭祀。一直到乾隆年间,这种状况依然保持良好。乾隆《淮安府志·淮安府坛庙》“山阳县”下记载道:“敕建八蜡庙,东门外,祀先啬、司啬、百谷农、邮表啜、猫虎、坊、庸、昆虫之神。刘猛将军庙。即附像于八腊神庙内。”在祭祀的礼仪方面也作了规定:“八腊之神,例应于腊月上戊日致祭,行二跪六叩头礼。地方官穿补服。”
然而,八蜡庙神刘猛将军究竟是谁?清代淮安府进士阮葵生经过考证,特地写了一篇题目叫做《八蜡庙神为刘琦》的文章。文中说,“八蜡庙,即将军祠,由来久矣,直省郡邑皆有刘猛将军祠,畿辅齐鲁之间祀之尤谨,究不知为何神”,甚至连编修《坛庙祀典》、号称博雅的大吏方问亭制军亦“承讹无所考”。
经过考证,阮葵生认为《怡庵杂录》的记载比较可信:宋景定四年(1263)三月八日,宋理宗赵昀封扬威侯并载制敕,由此可知“则神乃南渡名将刘琦也”。最后,他认为“扫荡飞蝗,乃琦之功,祀之宜也”,并且发表了一通议论:“今以刘承忠代之,陋矣。予谓三代盛时,马蚕猫虎之类皆有所报,而除治虫兽黾蝇皆列专官,盖不以物贱而不之教。先王之礼,幽明一也,其义甚深,初不必指实某姓氏而肖像以祭也。”
后来,阮葵生还在《与紫坪》这篇文章中把自己的这个观点告诉了阮芝生(字秀储,号紫坪,阮葵生的弟弟)。于是真相大白,刘猛不是什么涟水县令,“刘猛将军”也不是什么叫做刘猛的将军,而是“刘姓的猛将军”,即南宋南渡名将刘琦。
说来有趣,淮安八蜡庙还成就了京剧经典、代表性剧目《八蜡庙》,一名《招贤镇》,又名《拿费德功》,该剧事见《施公案》第五集十七至二十二回。是京剧的一出经典的代表性剧目,题名旧时又写作“爢蜡庙”、“叭蜡庙”。
淮安的八蜡庙庙宇虽小,供的也不是什么大菩萨、大神佛。但在科学不发达的旧社会,没有杀虫药剂,每当发生蝗灾的年代,知府、知县便去烧香祝,祈求灭蝗有功的神灵大显神灵,驱逐蝗蝻,不再损害庄家。他们往往因此获得老百姓的好感与赞扬,特别是受到一些地方士绅的吹捧。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