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西湖它不仅是一个自然湖,更是一个人文湖,它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产物,这种基因是无法复制的。春来“花满苏堤柳满烟”,夏有“红衣绿扇映清波”,秋是“一色湖光万顷秋”,冬则“白堤一痕青花墨”。那么,一起来杭州文化看看杭州西湖十景介绍。
可能感兴趣》》细数杭州古代与现代历史名人
西湖十景
“西湖十景”是指浙江省杭州市着名旅游景点西湖及其周边的十处特色风景。“西湖十景”经历三次定义(或评定),现说的“西湖十景”一般指2007年的三评西湖十景:灵隐禅踪、六和听涛、杨堤景行、万松书缘、岳墓栖霞、梅坞春早、湖滨晴雨、北街梦寻、三台云水、钱祠表忠。
“西湖十景”是用文学语言给西湖及其周边的十处特色风景景区、景点、景物命名,组成一个“景观集称”。它不仅要使命名的审美特征、文化特征和功能特征都得到最大限度的体现,还要平衡好审美性、文化性、功能性三者的相互制约,并找到一个明晰的契合点,最大限度地接近、概括出景观特点。
“西湖十景”,景名合一,令人如临其境,如见其形,深受国内外广大游客欢迎,堪称景点命名的典范之作。“西湖十景”景名之美,甚至打动了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的评审专家,对西湖申遗成功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
概况
杭州西湖它不仅是一个自然湖,更是一个人文湖,它是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产物,这种基因是无法复制的。西湖是“自然与人类共同的作品”,春来“花满苏堤柳满烟”,夏有“红衣绿扇映清波”,秋是“一色湖光万顷秋”,冬则“白堤一痕青花墨”。
名自景始,景以名传,故有“苏堤春晓”、“曲院风荷”、“平湖秋月”、“断桥残雪”等景名流传于世。名中有诗,名中有画,以命名艺术之美点化自然山水。2007年5月8日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11年6月24日,杭州西湖作为文化景观遗产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我国第41处“世界遗产”。
西湖十景
在命名学,将“用文学语言给景区、景点、景物命名”称为“景观题名”,将“通过8-10个四字景目组成一个景观系列”的做法称作“景观集称”。景观集称是中国的原创,为我国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和文化传统,不仅在历史上盛行,并具有很强的感召力和生命力。其产生最早的是北宋年间宋迪的“潇湘八景图”,然而,产生时间早、影响范围大且完整流传至今的代表作当属南宋的“杭州西湖十景”。
你可能也喜欢:
具有浓郁南国地方色彩的南音说唱
中国首个信俗类世界遗产的妈祖信俗
你所不知的澳门结婚礼仪
浅谈澳门饮食的历史与文化
可能感兴趣》》极具特色的杭州饮食文化
灵隐禅踪
灵隐禅踪为三评西湖十景之一。
灵隐寺,始建于东晋咸和三年(公元328年),至今已有一千六百余年的历史,为杭州最早的古寺名刹。地处杭州西湖西的山岭之中,背依北高峰,面迎飞来峰,两峰挟峙,山地平缓,四周林青木秀,鸟鸣山幽,云飘雾浮。开山祖师为西印度僧人慧理和尚,他在东晋咸和初,由中原云游入浙,行至武林(即今杭州)山中,见有一峰而叹曰:“此乃中天竺国灵鹫山一小岭,不知何代飞来?佛在世日,多为仙灵所隐”,遂于峰后建寺,名曰灵隐。
发展历史
初创时佛法未盛,一切仅初具雏形而已。至南朝梁武帝赐田并扩建,其规模稍有可观。唐大历六年(公元771年),曾作过全面修葺,香火旺盛。然而,唐末“会昌法难”,灵隐受及池鱼之灾,寺毁僧散。直至五代吴越王钱镠,命请永明延寿大师重兴开拓,并新建石幢、佛阁、法堂及百尺弥勒阁,并赐名灵隐新寺。鼎盛时曾有九楼、十八阁、七十二殿堂,僧房一千三百间,僧众多达三千余人。南宋建都杭州,高宗与孝宗常幸驾灵隐,主理寺务,并挥洒翰墨。宋宁宗嘉定年间被誉为江南禅宗“五山”第一,清顺治年间,禅宗巨匠具德和堂住持灵隐,立志重建,广筹资金,仅建殿堂时间前后历十八年之久,梵刹庄严,古风重振,其规模之宏伟跃居“东南之冠”。清康熙二十八年(公元1689年)南巡时,赐灵隐为“云林禅寺”。
清康熙南巡时,登寺后的北高峰顶揽胜后,即兴为灵隐寺题匾,灵字繁体为上面一雨字,中间横排三个口字,最下面一个巫字,他欢喜之余,把上面的雨字写得太大,差点就下不了台。他突然想起在北高峰上时看到山下云林漠漠,整座寺宇笼罩在一片淡淡的晨雾之中,有云有林,显得十分幽静,于是灵机一动,顺势在雨字下加一云字,赐灵隐寺名为“云林禅寺”。现在天王殿前的那块“云林禅寺”四字巨匾,就是当年康熙皇帝的御笔。
新中国成立后,灵隐多次进行大规模整修。于今,在政府落实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方针下,由木鱼方丈住持,监院觉乘法师引领,以“充分发扬佛教优良传统,积极建设东南人间净土”为发展目标,使灵隐这座千年古刹,法幢高树,海众安和,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目前,灵隐寺主要由天王殿、大雄宝殿、药师殿、法堂、华严殿为中轴线,两边附以五百罗汉堂、道济禅师殿、联灯阁、大悲楼、方丈室、东西藏堂、东西碑室等建筑所构成,共占地一百五十多亩,殿宇恢宏,建构有序。大雄宝殿中有一尊释迦牟尼佛像,是以唐代禅宗佛像为蓝本,用二十四块棒木雕刻镶接而成,共高24.8米,妙相庄严,气韵生动,为国内所罕见。
灵隐自创建以来,高僧云集,文人荟萃,儒释交融,谈禅论道,一吟一脉早己蔚然成为文化大观。此外,寺内还存有不少年代久远的佛像、法器、经幢、石塔、御碑、字画等历史文物,这些珍贵的佛教文化遗产使灵隐寺列入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时序已进入新世纪,灵隐寺以其得天独厚的佛教文化,宏伟壮丽的殿字建筑和秀美幽雅的自然风光,吸引着海内外游客。灵隐它早已成为人们学佛、观光、祈福、休闲的佛教胜地。
你可能也喜欢:
仲夏节是什么意思,仲夏节的习俗
北大校庆日是什么时候:五月四日
清华大学校庆是哪天:每年都不一样
中国知名大学之北大开放参观时间
可能感兴趣》》杭州茶文化的起源与发展
六和听涛
六和听涛,三评西湖十景之二。
六和塔位于西湖之南,在钱塘江畔月轮峰上。北宋开宝三年(公元970年),当时杭州为吴越国国都,吴越王为镇住钱塘江潮水,派僧人智元禅师建造了六和塔,现在的六和塔塔身重建于南宋。
取佛教“六和敬”之义,命名为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地四方”之意。
清乾隆帝曾为六和塔每层题字,分别为:初地坚固,二谛俱融、三明净域、四天宝纲、五云覆盖、六鳖负载、七宝庄严。
发展历史
六和塔所在地原来是五代吴越国王的南果园,塔始建于北宋开宝三年,是钱弘淑舍园所造,同时还建造了塔院,六和塔原有塔院叫开化寺,其中有一楹联写道:“灯传慧业三摩地,鼓应潮声八月天”。
六和塔原建塔身九级,顶上装灯,为江船导航。宣和五年,塔被烧毁。
南宋绍兴年间重建。明正统二年,修顶层和塔刹。
六和塔在宣和三年(公元1121年)曾毁于兵火,现存砖建塔身,是南宋二十六年至乾道元年重建;塔身的第七层和塔刹为元代重修,塔刹葫芦上铸有元统二年(公元1334年)二月五日舍钱及修造人的姓名;六和塔木檐十三层,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重新修建,塔的内部有六层是封闭的,七层与塔身的内部相通,自外及里,塔可分外墙、回廊、内墙和小室四个部分,形成了内外两环。
内环是塔心室,外环是厚壁,回廊夹在中间,楼梯置于回廊之间。外墙的外壁,在转角处装设有倚柱,并与塔的木檐相联结。墙身的四面开辟有门,因为墙厚达4.12米,故而进门后,就形成了一条甬道,甬道的两侧凿有壁龛,壁龛的下部做成须弥座。穿甬道而过,里边就是回廊。
内墙的四边也辟有门,另外的四边凿有壁龛,相互间隔而成。内墙厚4.20米,故而每个门的门洞内,也形成了甬道,甬道直通塔中心的小室。壁龛的内部镶嵌有《四十二章经》的石刻。中心的小室原来是为了供奉佛像而设的,为仿木建筑,制作讲究。六和塔所有壶门的造型,线条流畅,圆润美观,是南宋时期典型的做法。塔身的第七层和塔刹是元代重修的。
清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重建塔外木结构。乾隆皇帝游此,为每层依次题字立匾,此况实属罕见。
此后,历经1953年和1970年两次整修,1987年第三次大修后,显得更加壮观。现存六和塔,平面八角形,外观八面十三层,内分七级。高59.88米,占地888方米。建造风格非常独特,塔内部砖石结构分七层,外部木结构为8面13层。塔身自下而上塔檐逐级缩小,塔檐翘角上挂了104只铁铃。“十万军声半夜潮”,在“群峰可俯拾”的六和塔上,听涛比观潮更需专一用心,更易启发遐思,心领神会,体味万千意象。“六和听涛”因此而得名。
名称来源
六和塔的名字来源于佛教的“六和敬”,即:身和同位,口气无争,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简称“六和”,塔以此得名;六和塔又名六合塔,取“天上地下、东西南北四方”之意,《晋书·五行志》“六气和则沴疾不生,盖寓修德祈年”。这些都无非是寄托了人们对六和塔消灾祈福功能的冀望。
建筑目的
当年建造的目的是用以镇压钱塘江的江潮。
建筑特色
六和塔塔身共九层,高五十多丈,巍峨突起,依陆俯看钱塘。塔的顶层装有明灯,为夜晚航行的船只指路。六和塔是杭州着名的风景点之一,巍巍古塔与现代的钱江大桥,在青山江天的映辉下,显得分外壮丽游人到此,既可欣赏古塔的雄姿,又能领略钱塘江的风光。
在秋高气爽季节,登塔听涛那份并吞八荒之豪情,也足以让人心旷神怡。每当大潮横秋之日,人在高楼之时,那皎皎月轮乘潮辚辚而行,天籁声中,隐隐裹挟着千军万马之势,“十万军声半夜潮”,别有一番波澜壮阔的情怀荡漾在心间。
六和塔地处月轮山上,每当大潮横秋之日,人在高楼之时,中秋圆月似乎也可听闻:那皎皎月轮乘潮辚辚而行,天籁声中,隐隐裹挟着千军万马之势,“十万军声半夜潮”(唐代李廓),别有一番波澜壮阔的盛况。至于秋高气爽季节,登塔听涛更生沧海观日之意,那份并吞八荒之豪情,也足以让人心旷神怡。
六和塔中的须弥座上有二百多处砖雕,砖雕的题材丰富,造型生动,有斗奇争妍的石榴、荷花、宝相,展翅飞翔的凤凰、孔雀、鹦鹉,奔腾跳跃的狮子、麒麟,还有昂首起舞的飞仙等等。这些砖雕,与宋代成书的《营造法式》所载十分吻合,是中国古建筑史上珍贵的实物资料。
塔内保存众多的文物古迹,较着名的有南宋堂尚书的省碟碑与四十二章经,系由特进尚书左仆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吴兴郡开国公沈该等四十二人书成。四十二章经残石,题材丰富,技艺高超,是研究古代艺术的实物资料。此外,塔后,保存有明·万历年间(1573~1620)重刻的镇海神像、南宋‘敕赐开化之寺’的石碑及清高宗御书的六和塔碑。
六和塔外形雍容大度,气宇不凡,曾有人评价杭州的三座名塔:六和塔如将军,保俶塔如美人,雷峰塔如老衲。从六和塔内向江面眺望,可看到壮观的钱塘江大桥和宽阔的江面。
六和塔塔高近60米,外看13层,塔内只有7层。外形雍容大度,气宇不凡,塔内由螺旋阶梯相连。塔身自下而上塔檐逐级缩小,塔檐翘角上挂了104只铁铃。檐上明亮,檐下阴暗,明暗相间,从远处观看,显得十分和谐。外形雍容大度,气宇不凡,塔内每二层为一级,由螺旋阶梯相连,壁上饰有“须弥座”。
塔内第三级须弥座上雕刻花卉飞禽、走兽、飞仙等各式图案,刻画精细。从塔内拾级而上,面面壶门通外廊,各层均可依栏远眺,那壮观的大桥,飞驶的风帆,苍郁的群山,赏心悦目。宋郑清之有诗云:“径行塔下几春秋,每恨无因到上头”。六和塔构思精妙,结构细致为古建筑艺术之杰作,六和塔的建筑技艺和美学的价值,是我国建筑历史上最珍贵的资料,1961年被国务院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你可能也喜欢:
湘湖有什么好玩的,湘湖有哪些景点
杭州的小吃街是哪里,你听说过吗
杭州的小吃一条街,美味停不下来
杭州著名西湖的来历,你知道吗
可能感兴趣》》吴语的典型标志:杭州方言
杨堤景行
杨堤景行是西湖着名景点之一。西湖新十景之七杨公堤自北而南第五桥,遥对南高峰、三台山,南宋以后到明代,因附近有三贤祠,因这里德贤汇集所以桥名题作“景行”。“景行”原意指大路,这里引深比作崇高光明的德行。
杨公堤景名题作“景行”,可谓形神兼备,既表达了后人对于杨孟瑛浚湖筑堤这一惠及杭州百姓和西湖德行的景仰之情,也点出了三贤的祠景致的遗韵所在。在这里人行景移,移步换景,好山好水,目不暇接,更有着熏熏的德风拂揉着人的面颊。
主要景点
2007年三评西湖十景之七:杨堤景行。
在这里人行景移,移步换景,好山好水,目不暇接,更有着熏熏的德风拂揉着人的面颊。
“景行”
原意指大路,比作崇高光明的德行,杨堤景行。
典出《诗经小雅》:“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郑玄注解说:“古人有高德者则慕仰之,有明行者则而行之。”
朱熹则注解说:“仰,瞻望也。景行,大道也。高山则可仰,景行则可行。”
比喻崇高德行使人敬慕,值得仿效。
杨公堤自北而南第五桥,遥对南高峰、三台山,南宋以后到明代,因附近有三贤祠,所以桥名题作“景行”,这也是杨公堤上至今唯一尚存桥拱圈旧构的古桥。杨公堤景名题作“景行”,形神兼备,既表达了今人对于先贤杨孟瑛浚湖筑堤这一惠及杭州百姓和西湖的德行的景仰之情,也点出了杨公堤景致的特点,人行景移,移步换景,好山好水,目不暇接。
杨公堤是为纪念杨孟瑛而命名的。“杨公”指杨孟瑛,宇温甫,四川丰都人。明弘治十六年(1503年)出任杭州知州。元灭南宋后,人们把南宋的覆灭归罪与西湖,从此官府对西湖不但废而不治,且任豪门占湖为田。
此风一直到明朝中期,当时西湖已处于泯灭的危境。1503年,杨梦瑛出任杭州郡守。他不顾一切,力排众议,经朝廷批准后,于1508年2月2日开始疏浚西湖,“性知执法,心在利民”,语出杨孟瑛当年的《开湖告谕》。
耗时152天。当时拆毁田亩3481亩,所挖的淤泥,一部分补益苏堤,大部分的淤泥筑起一条与苏堤相对,北起仁寿山、马岭山脚,南至赤山埠、钱粮司岭东麓,连接丁家山、眠牛山等的长堤,堤上建六桥。后人为纪念杨孟瑛,称此堤为“杨公堤”,堤上六桥为“里六桥”。西湖始复唐宋之旧,而且方便了南北交通。后人为纪念杨孟瑛,称此堤为“杨公堤”,堤上六桥为“里六桥”。
景行桥
杨公堤自北而南第五桥,遥对南高峰、三台山,南宋以后到明代,因附近有三贤祠,因这里德贤汇集所以桥名题作“景行”。“景行”原意指大路,这里引深比作崇高光明的德行。
杨公堤
杨公堤是与白堤、苏堤齐名的“西湖三堤”之一,西湖杨公堤位于西湖以西,堤上有六桥,自北向南名为:环璧、流金、卧龙、隐秀、景行、浚源。与西面的苏堤六桥前后呼应,合称为“西湖十二桥”。
杨公堤全长3.4公里,北起灵隐路,南至虎跑路,串联起曲院风荷、金沙港、杭州花圃、茅家埠、乌龟潭、浴鹄湾和花港观鱼等着名景点,杨公堤附近还有黄蔑楼、环湖碧舍、兰苑、景行古桥、赵公堤等23处历史文化景观也,堤上六座石拱桥端庄秀丽。其中隐秀桥、景行桥可供游船通行。
杨堤景行
人在堤上走,从北到南方向,堤东有曲院风荷、郭庄、丁家山景区、红栎山庄、花港观鱼等景区;堤西有环碧湖舍,现为金庸茶馆,金沙港文化村酒旗招展,金溪山庄、花圃、赵之谦纪念亭、盖叫天墓、茅家乡村、于谦墓祠、三台阁、浴鹄湾。
小船水中行,自中山公园码头乘船经苏堤跨虹桥,穿行曲院水道到环璧桥,经过金沙港水面到赵公堤的毓秀桥,经茅家埠水面穿经隐秀桥,绕行丁家山刘庄进入景行桥,荡漾于乌龟潭和浴鹄湾,一路上穿行于各种桥洞,弯弯曲曲的大小水道,湖岸边芦苇摆荡,湖面上水鸟掠过,亭台楼阁频频映入眼帘,召唤着人们心头那份返璞归真的喜悦。
在杨公堤侧有很着名的郭庄,原主人拥有孔凤春香粉店“老”字号,喜养孔雀,后售与郭姓乃改名“汾阳别业”。刘庄系广东人刘学询1909年建成,此人豪赌起家,亦以赌倾家,现为西湖国宾馆。高庄,高氏杭州人以茶叶起家,别墅名为红栎山庄,此次重建后包给知味观经营,又称味庄。还有盖叫天墓、赵之谦纪念亭、金庸茶馆(环碧湖舍)。
你可能也喜欢:
杭州特色工艺品分别有什么
杭州最美的地方:西湖
满族有多少人口,满族的分布情况
【城市文化】北京历史文化知识大全
可能感兴趣》》盘点目前的杭州地标建筑
万松书缘(三评西湖十景之六)
万松书缘是由万松书院为主所组成的景点,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东南的万松岭上,系三评西湖十景之六。
万松书院原为报恩寺,始建于唐贞元年间。明代弘治十一年改建,因山上松林密布故得名万松书院。2001年9月,书院按明代建筑风格复建,因书院发展成杭城最大的姻缘牵线之地,故取名“万松书缘”。
发展历史
万松书缘原为报恩寺,建于唐贞元年间(785-804)。
明代弘治十一年(公元1498年),浙江右参政周木在报恩寺旧址上改建而成,山上松林密布,故叫万松书院,是明末清初时杭州规模最大、历时最久、影响最广的书院,学生遍及全省11府。明清代着名学者王守仁、齐召南、秦瀛曾在此讲学,诗人袁枚曾就读于此,他们都同西湖结下了不解之缘。清代康熙、乾隆两帝南巡时,分别赐额;浙水敷文"、"湖山萃秀"。现遗址尚存有‘万世师表’四字的牌坊一座和依稀可见“至圣先师孔子像”的石碑等物。
在钱塘的民间,很早就有梁山伯和祝英台结伴就读万松岭上的传说,最早将“梁祝”故事与万松书院结上关系的是明末清初,寓居杭州的着名剧作家李渔所创作的《同窗记》。
2001年9月,书院按明代建筑风格复建,设置了明线为“明清知名学府”、暗线为“梁祝爱情之地”两条的文化主线,以中轴线上以古代书院的布局为实景,而在右侧巧妙点缀与“梁祝”十八相送等有关的场景。梁祝坚贞不渝的爱情是因书成缘,后来书院发展成杭城最大的姻缘牵线之地,名声远播省内各地,故取名“万松书缘”。西湖三评西湖十景时孕情含意地叫它“万松书缘”,位列之六。
活动建设
梁祝美丽的传说为肃穆的书院增添更多的人文情怀,同时让虚无的故事也有了真实的场景可以寻找。为了使这两个文化主题得以进一步弘扬,自2002年10月开放以来,万松书院借助社会各界的力量,努力做好“成人”、“成家”这两篇文章。所谓“成人”,即学习中国传统的儒学文化,以书院为学习场所,从古圣先贤的经典着作中学习做人的准则,延伸产物为“万松讲堂”。所谓“成家”,即是从“梁祝”爱情故事中派生出来的找寻意中人,成家立业的意思,延伸产物为“万松书院相亲会”。
自2005年与温馨家庭服务社共同开办“万松书院相亲会”以来,万松书院以公益红娘的姿态,每周六上午为杭州人提供相亲平台,受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参与。境内外媒体争相报道,万松书院由此名声大振。但“万松书院相亲会”犹如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大大提升了景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然而另一方面也使很多人只要一提起万松书院,就认为是相亲的地方,却鲜有人知晓这里曾是古代浙江省的最高学府。
为此,书院也采取了一系列的补救措施。2007年2月26日,万松书院与浙江《青年时报》、浙江省对外服务公司国际教育培训中心合作,共建“万松讲堂”,力邀着名学者、北京师范大学于丹教授举办“儒道相济——构筑人格两岸”主题讲座,为“万松讲堂”拉开序幕。
3月,又请台湾着名女作家曹又方开办《一个女作家眼里的城市生活品质》主题讲座。同时,开办了诸如阳光读书会等主题活动,努力扭转万松书院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几次活动获得社会各界的热烈反响,特别是学术界的人士,都认为万松书院是杭州最适合开办国学文化课的场所。
很多学者表示只要是为传播中国传统文化来办学,即使免费授课也愿意;有的甚至表示:能在王阳明先生授课过的地方来开堂讲课,其实是种荣耀。但苦于基础设施的局限,万松讲堂并未成为一种常态出现在人们的生活中。
“书成缘,缘成书,书缘写成千古爱;松生山,山生松,松山产生万世情”。梁祝故事深入人心,以至今天的万松书院,又演变成人们寻觅良缘的好地方,四时假日,游人如织。陌上花开之时,踏青履痕之间,那一个个人间美好姻缘,因西湖山水的熏陶,成为难以忘怀的景致。“万松书缘”由此成为现代西湖佳话。
你可能也喜欢:
【城市文化】北京历史文化知识大全
中国饮食文化的意义,你知道吗?
杭州特色工艺品分别有什么
杭州文化底蕴之街巷地名
岳墓栖霞
岳墓栖霞是西湖着名景点之一。岳墓背靠栖霞岭,位于苏堤北面,每当夕阳西下时,岳墓上便有了一道道霞光,非常绚美,因而得名“岳墓栖霞”(2007年被评为“三评西湖十景”之一)。景名中的“栖霞”贴切而有内涵,既巧妙地借用了岳墓所在地栖霞岭的地名,借景栖霞岭,同时又以此借喻岳飞的碧血丹心,尽忠报国,心昭天日。
岳墓栖居霞彩之地,意境可观,而且,“栖霞”二字更宣示了这位民族英雄在《满江红》中所描述的“八千里路云和月”的意境。离离墓草映晚霞,清风伴月写丹心,这一景名也给美丽的西子湖增添了无尽的历史沧桑感。岳王庙是为纪念民族英雄岳飞而建。始建于南宋嘉定十四年,明景泰年间改称“忠烈庙”,经历了元、明、清、民国时兴时废,代代相传一直何存到现在。现存建筑于清康熙五十四年重建,1918年曾大修,1979年全面整修,使岳庙更加庄严肃穆。
历史由来
黄河九曲十八弯,多少前朝硝烟散。
历史背景资料:女真族领袖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宋徽宗见辽朝国力减退,便派使者向金提出联金灭辽事宜。宋攻燕京,大败而回。金攻陷临潢府,辽亡。宋付上巨额赎款给金,以换取燕京等地。金借口北宋收容金叛将,分兵南下直扑汴京。
钦宗即位,与金人和议,金人解兵北归。次年,即靖康二年(1127年),金人南下,攻陷汴京(今开封),掳走两宗北去,史称“靖康之祸”,北宋灭亡。1125年,金军分东、西两路南下攻宋。东路由完颜宗望领军攻燕京。西路由完颜宗翰领军直扑太原。东路金兵破燕京,渡过黄河,南下汴京(今河南开封)。
宋徽宗见势危,乃禅位于太子赵桓,赵桓在哭哭啼啼中登上皇位,是为宋钦宗。公元1126年1月,宗翰率金兵东路军进至汴京城下,逼宋议和后撤军,金人要求五百万两黄金及五千万两银币,并割让中山、河间、太原三镇。同年八月,金军又两路攻宋;闰十一月,金两路军会师攻克汴京。宋钦宗亲自至金人军营议和,被金人拘禁。南宋大将岳飞在《满江红》中提到:“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指的就是这个事件。
1127年3月20日,北宋宣告灭亡。金太宗下诏废宋徽宗、宋钦宗二帝,贬为庶人,强行脱去二帝龙袍,随行的李若水抱着钦宗身体,斥责金人为狗辈。完颜宗翰初时想招降李若水,过了几天看看无效,就随便让手下处理他。李若水骂不绝口,被宗翰的手下割裂咽喉而死节。4月20日,金军大肆搜掠后,立张邦昌为帝,国号“大楚”。
1127年,金国从汴京撤军,立张邦昌为楚皇帝。张邦昌在万般无奈之下以孟太后之名,下诏立赵构为帝。靖康二年(1127年)五月,赵构正式即位,重建宋王朝,是为宋高宗。叛臣张邦昌却以护国有功为名,被封王。张邦昌后来被杀,成为宋朝唯一被杀死的文臣。高宗即位的第二年,金国又继续大举南侵。于公元1129年金国又立刘豫为帝,国号齐,持“正统”史观者称为“伪齐”,以加强对黄河以南地区的统治。
宋高宗在位初期年轻力壮,有意抗金,收复河山,重用主战派,以李纲为相、宗泽镇守汴京。曾多次大败金兵,令局面稍为稳定。但后来赵构没有对抗金朝的决心,罢免了李纲、宗泽等人。
后来金兀术挥军南下,高宗南逃至杭州,并乘船出海避难。宋将韩世忠率八千精兵,利用黄天荡优势力挫十万金兵。金兀术历经辛苦,火烧宋军船只,才能狼狈北返。从此金人不敢轻言渡江。高宗定都于临安(今杭州)。
宋高宗赵构,由于害怕军人战胜回朝会专横难制;而且亦担心钦宗回朝后的恢复帝位,所以在1138年任秦桧为相,向金推行求和政策。秦桧削去首先抗金将领韩世忠的兵权。1138年宋金初次协议,南宋取回包含开封的河南、陕西之地。1140年,金朝撕毁协议,金军分三路大举南侵,重占宋朝首都开封,宋军在许多抗金名将指挥下,取得辉煌战果。
尤其是岳飞在郾城与金兵将领兀术会战,力挫金兵,乘机进兵朱仙镇,收复了黄河以南一带,与开封只有四十五里。后来,高宗听取了秦桧意见,以十二面金牌下令岳飞班师回朝,岳飞在万般无奈地情况下,只能服从君王的命令。秦桧秉承赵构的旨意,在1142年1月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父子。宋高宗以向金国纳贡称臣为代价,换回了东南半壁江山的统治权。
你可能也喜欢:
西湖龙井茶的功效,你知道有哪些吗
独有食材制作:西湖莼菜汤
茶文化详解:蕴含江南风情的杭州茶文化
湖十景之一,三潭印月的来历
梅坞春早
西湖十景之九,梅家坞溪谷深广,常年草木繁盛,峰峦叠翠,即使数九寒冬,也不掩如春天气象。梅家坞盛产茶叶,为“西湖龙井”中的珍品。“春”在梅坞便是茶香之意,每当清明时节,云雾缭绕的山坡上,采茶女的身影隐现在碧绿如茵的茶园之间,鸟鸣茶歌,婉转相应,为秀美山水平添了一份灵气,也是春天西湖独特的人文景色。
地理环境
梅家坞茶文化村,地处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西部腹地,梅灵隧道以南,沿梅灵路两侧纵深长达十余里,有“十里梅坞”之称,是西湖龙井茶一级保护区和主产地之一。梅家坞茶文化村是一个融青山绵绵、溪涧潺潺、茶园蓬勃为一体、散发出浓郁朴实民风和茶乡风情的以茶文化为主题的茶乡休闲园区,重现了“十里梅坞蕴茶香”的自然秀丽风貌。梅家坞茶文化村现有160余家乡间茶坊,村里还专门成立了多语种接待室,并进行茶艺表演。
在每年春季还可亲自参与春茶采摘,亲身感受浓浓的茶文化气息,尽享茶文化生态自然之美、农家风情之乐。饮茶可在自家泡制,亦可在都市茶馆小坐,但在梅家坞的茶农家里喝茶,却是另一番风味,说来这也是杭城的一种新的时兴。
邀上三五个朋友,随意到一户茶农家,品一杯农家自己采摘自己炒制自己冲泡的龙井新茶,坐在茶山茶园中的凉棚里,看满目的青山茶园,点缀着头戴斗笠的采茶女,那农村的田野风光农家的辛勤劳作,忘却工作的压力与生活的琐碎,怀着一份恬淡静雅的心境,这才是禅茶合一的境界吧。
展出内容
周总理纪念室、乾隆遗迹、古树观赏点、茶园观赏区、农居群、十里锒铛、古井、古桥、垂钓区、茶艺表演区、小牙坞等十余处。
意义价值
作为杭州一个具有独特性品牌的旅游新亮点,梅家坞茶文化村已挖掘开发了周恩来纪念室、琅珰岭、礼耕堂等三个历史文化景观。
茶园环绕梅家坞位于杭州市西南部、云栖竹径西北两公里、琅珰岭北麓的山坞里,梅家坞四周青山环绕,茶山叠嶂;与龙井、狮峰一样,以生产色绿、香郁、味醇、形美的龙井茶叶着称。曾接待过前苏联、美国、越南、罗马尼亚、柬埔寨等国家的元首和政府首脑以及世界各地友好人士的参观访问。周恩来总理生前曾五次亲临梅家坞,关怀、指导茶叶的生产与发展。
饮茶时处处闻茶香,茶香缭绕,身临其中,令人心旷神怡,心醉不已。经过杭州市政府统一设计、改造后的梅家坞更具特色:门前小溪,背靠青山,环境清雅,是都市边沿"闹中取静"的理想休闲场所。
品龙井茶,尝农家菜除了闻名的龙井茶,这里淳朴的农家饭菜最最让人动心了!柴灶饭,小火细炖,香飘一条街的红烧肉,还有飘着清清茶香的茶香土鸡煲,香干等等,都是极入味的家常美味。品了龙井茶,一定要尝尝这里地道的农家菜,这才算是享受到了在梅家坞饮茶的真味。
民俗民情的体现尝农家饭、品龙井茶。面对漫山遍野的茶园和桂花树,最适合用休闲放松的心情慢慢享受~所以来这儿,一般都会待上一天,悠闲自在地品茶,聊聊天打打牌,尽情享受茶香滋味。
你可能也喜欢:
杭州的小吃一条街,美味停不下来
杭州著名西湖的来历,你知道吗
民间传统艺术:杭州油纸伞
独有食材制作:西湖莼菜汤
湖滨晴雨
三评西湖十景之四:湖滨晴雨
杭州有句名谚:“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意为西湖景致的四时皆宜。湖滨位于西湖和城市的接壤之地,不但可以一览西湖的三面云山,更是品鉴阴晴雨雾的好地方。西湖风景最宜慢慢细品,尤其是多雨时节,漫步湖滨,但见烟雨蒙蒙,水天一色,西子湖如西子风鬟雾鬓,若隐若现,更有一种迷人的“朦胧美”。
湖滨景区
有些西湖的主要景点,它们散落在西湖的岸边,为这秀美的景色增添了人文文化,使之更有托衬的元素。2003年西湖综合保护工程启动湖滨新景区建设,范围从北山街断桥起至一公园沿湖用地。
湖滨地区保留下来的老建筑主要是民国以后的民居、旅馆、店铺、小别墅等类型。整治中,这一带的风貌得到了某种程度的保持,并赋予其新的内涵。小庭院、小巷、小天井、灰色的两坡顶、骑楼、灰砖墙、檐口、石库门、木门窗等建筑元素都会再现在新湖滨的各个角落。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骑楼的建筑形式,在整治中特别强调要“似曾相识”。
旗下营
杭州“旗下营”:顺治七年(1650),杭州在西城墙即今湖滨景区东侧区域修筑满洲驻防营城,成为城中之城,内驻八旗军及其家属,所以又称“旗下营”,共有5座城门、7座水门。这曾是清代杭州区域布局变化最大的事件。辛亥革命后,旗下营与杭州城墙、城门一起陆续被拆。
六公园
六公园是个开放式的公园,没有围墙,在西湖边,景色很好,而且是周末杭州的英语角,有很多大学生和老外在这里聊天、切磋!
六公园周遭确实繁华,有博大的购书中心,舒心的茶楼,辉煌的宾馆,宏伟的商业楼,时尚的服饰城,不过最让人沁心的还是西湖的的美丽风景。沿六公园走进西湖一带,最近的可以看到断桥,还有音乐喷泉。六公园附近的景色确实优美,绿荫葱葱,百花争艳,西湖水碧波荡漾,煞是漂亮。走在湖岸,感受着自然美,真是让人流连忘返。
李泌引水纪念标
在仁和路与湖滨路交叉口西,杭州自隋建州以来城市日益发展,但杭州城区是由浅海湾演变成的陆地,地下水咸苦不堪饮用。唐德宗朝李泌任杭州刺史后,组织民工自涌金门至钱塘门分置水闸,掘地为沟,沟内砌石槽,石槽内安装竹管(至北宋改用瓦筒),引西湖水至城内各地,并置六个出水口,即西井、金牛池、方井、白龟池、小方井、相国井,俗称六井。李泌此举,解杭人卤饮之苦,促进了城市的进一步发展,德泽百世。现六井仅相国井尚存,其余均湮没,故在昔日入水口处设李泌引水装置和六井纪念标志,以表今人衔德之意。
风波亭
原是南宋时杭州大理寺狱中的亭名。在这里宋高宗赵构听信奸相秦桧谗言,诬陷岳飞谋反,一代名将岳飞及其儿子岳云、部将张宪在风波亭内被杀害。岳飞被害前,在风波亭中写下8个绝笔字:“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在恢复杭州西湖湖滨景区的人文景观时,杭州市政府在充分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后,按照宋代样式和风格在钱塘门附近重建了风波亭和风波桥,以此表达对岳飞的敬仰之情。并在风波亭旁恢复纪念岳飞之女岳银瓶的孝女井。
《金陀续编》载:“岳飞有一女孝娥。孝娥自幼聪颖,通书史知大义。父先死于冤狱,他恸哭欲绝。含愤叩阙上书,被逻卒所阻,怨恨之下,抱着父亲生前留给她的银瓶投井。明正德十四年,按察使梁材筑亭覆之,榜曰“孝娥井”,俗称孝女井。后亭废井湮”。原井圈外壁有清同治年刻的“孝娥赴义处”五字,上覆孝女亭,内置清碑刻二方,今存民国年间重修之孝女亭与碑刻一。
圣堂路别墅纪念群
位于杭州湖滨圣塘路临湖一隅,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官僚资本家在此营建了各种西洋小楼别墅。
惜别白公
诗人白居易于唐朝长庆二年任杭州刺史,到任后大规模疏浚治理西湖,并筑堤建闸,灌溉农田。重修六井,深受百姓爱戴。唐长庆四年任满赴洛阳之际,出现了“杭老遮车辙”的动人送别场面。
马可波罗纪念像
位于圣塘路口。马可·波罗是意大利着名旅行家,十三世纪的元初曾到过杭州,并把杭州称为“世界上最美丽华贵的城市”。
音乐喷泉
西湖音乐喷泉,位于西湖三公园附近,即平海路与湖滨路交叉口附近的西湖沿岸,地处杭州最繁华地段。
历史典故
湖滨晴雨湖滨位于西湖和城市的接壤之地,不但可以一览西湖的三面云山,更是品鉴阴晴雨雾的好地方。西湖风景最宜慢慢细品,尤其是多雨时节,漫步湖滨,但见烟雨蒙蒙,水天一色,西子湖如美人风鬟雾鬓,若隐若现,有一种特别迷人的“朦胧美”。
有时即使一日之内,晴雨不定,由湖滨远眺“黑云翻墨未遮山”(宋代苏轼),再观“湖边多少游观客,半在断桥烟雨中”(宋代范景文),“望湖楼下水如天”(宋代苏轼),回望“一湖新雨后,万树欲烟时”(清代黄仲则),西湖“淡妆浓抹总相宜”的韵味,让人倾倒。由晴及雨,由雨看晴,在湖滨领略晴雨西湖,最是壮观,也最耐回味。
你可能也喜欢:
杭州西湖十大景点,不容错过
杭州中秋的习俗:西湖赏月
杭州特色工艺品分别有什么
著名龙井产地之杭州梅家坞
北街梦寻
北街梦寻是西湖着名景点之一。
北山街东起环城北路、西至灵隐路、南傍里西湖、北靠宝石山,它是以秀美山水为载体,以历史文化为灵魂,以近代建筑为骨架,集自然与人文景观为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它历史沉淀深厚:浙赣铁路局旧址,记载着抗日战争的风云;首届西湖博览会工业馆,寄托了前辈富民强国的凌云壮志;秋水山庄,演绎过壮烈凄美的故事;穗庐留下了巴金老人的珍贵“手迹”;菩提精舍,静逸别墅、抱青别墅等。一条长仅千余米的北山街,风光绮丽、蜿蜒漫长,这里有许多历史建筑遗迹,保留着古朴的原貌,串起了许多萦绕人心的魂梦。
发展历史
浙赣
从许仙白娘子当年约会的断桥循北山街西行,不足百米就是上海铁路局杭州党校。上世纪三十年代,这里曾经是浙赣铁路局的旧址。全长946公里的浙赣线,始筑于1899年,抗战全面爆发后的1937年9月方全线贯通。史料记载,浙赣铁路自全线通车至杭州沦陷的四个月内,共运输兵员320多万人次,战马2.8万匹,军粮、枪支弹药等20多万吨;还有数以百万计的难民,也通过铁路撤退至后方,浙赣铁路在抗日战争中居功厥伟。
风景秀丽的杭州西子湖畔,有一座不起眼的三层小楼。一块界碑告诉人们,这是当年浙赣铁路局的旧址,目前已被列入杭州市重点保护文物。它记录了中国近代史上浙赣铁路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1899年,清政府为运输萍乡煤炭而开始修建株洲至萍乡段铁路,1905年筑成。1929年2月,浙江省政府为发展该省南部和西部经济,筹款修筑自萧山钱塘江边至江西玉山的铁路(旧称杭江铁路)。因资金有限,只能采用边建边运营的办法,分段修筑、分段营业。
1930年3月,杭江铁路在萧山举行通车典礼。1933年11月1日通车到衢县,11月30日全线竣工。
杭江铁路通车后,1934年3月,浙、赣两省和铁道部及相关银行组织设立了浙赣铁路联合公司。
3月14日,公司理事会决定成立浙赣铁路局。5月1日,浙赣铁路局成立,路局机关设在杭州西湖畔。我国着名铁路专家杜镇远出任局长兼总工程师,侯家源任副局长兼副总工程师,谢文龙任副局长。
浙赣铁路局成立后,继续向西修建浙赣线。
1936年修至南昌,1937年9月筑到萍乡。萍乡至株洲段铁路原属粤汉铁路,铁道部令划归浙赣铁路局管辖。此时,钱塘江大桥亦已建成,全长1008公里(包括支线)。虽然浙赣线的一个终点位于湖南省境内,但是由于绝大部分路段位于浙江省和江西省境内,因此仍命名为“浙赣线”。
浙赣线的建成,接通了沪杭甬、南浔及汉粤铁路,不但促进了浙、赣、湘等省的经济发展,更在军事上发挥了重要作用。当时日寇在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为阻止日寇铁蹄南侵,茅以升含泪炸毁了通车仅89天的钱塘江大桥。
史料记载,从浙赣线开通到大桥炸毁的89天里,浙赣铁路共运输兵员320多万人,战马2.8万匹,军粮、被服、枪支弹药、器械等近20万吨。
另外,所有从津浦、京沪、沪杭甬、南浔等铁路撤退的材料、钢轨、机车车辆,无不经由浙赣铁路抢运到后方。浙赣铁路在中国抗战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浙赣铁路局局长杜镇远1910年考入唐山路矿学堂,在校学习成绩优良,获得“斐陶斐励学会”会员殊荣。
1920年,他进入美国康奈尔大学攻读硕士学位,毕业后在美国德黑铁路公司任助理工程师。1924年,他受交通部委派率考察小组赴欧美各国铁路考察,回国后曾先后担任杭江、浙赣、滇缅和粤汉铁路局局长兼总工程师。他在短短的20多年里主持兴筑铁路4条,修复铁路1条,总长约3600公里,因而被誉为“中国铁路的伟大建设者”、“继詹天佑之后的铁路巨擘”。
你可能也喜欢:
盘点目前的杭州地标建筑
杭州传统糕点有哪些
杭州结婚习俗,你知多少?
杭州传统名菜,杭州特色菜
三台云水
三台云水位于浙江省杭州市,为三评西湖十景之八。
三台山景区集浙江山地和江南水乡风貌于一身,它以浴鹄湾景区为核心,东靠杨公堤,西临三台山路,北至乌龟潭景区,南到虎跑路。重新修复后的三台山景区内恢复了先贤堂、黄公望故居、黄篾楼水轩、武状元坊、霁虹桥、三台梦迹等故迹。三台山景区的茶楼,是杭州茶楼的一大特色。飞檐仿古的建筑,亭阁宛然,花木葱茏,与周围的环境十分协调。
三台云水点出了景区景观的多样性和立体化,同时借用了宋代范仲淹《严先生祠堂记》中的名句“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来颂扬明代民族英雄于谦的热血千秋,清白一生。
主要景点
先贤堂
这里是祭祀杭州历代前贤的地方,最初建于宋代,原址在苏堤,但是早就废弃了。2002年后西湖西进,开始恢复西湖历史水域和历史建筑,先贤堂在三台山重建,成为一处介绍、展示杭州名人文化和纪念缅怀先贤的场所。子久草堂(黄公望故居陈列室)
位于三台山路旁,元代画坛着名“元四家”之首黄公望故居。《富春山居图》、《天池石壁图》是黄公望的传世之作。茅庐周围风景怡人,倚门眺望还能见雷峰塔之景貌。现于旧居原址附近设黄公望故居陈列室,以纪念这位中国绘画史上杰出的画家。
黄篾楼水轩
元代着名文学家张雨构水轩于赤山埠浴鹄湾,名曰“黄篾”。刘邦彦有诗云:“春水初生浴鹄湾,篾楼高枕对青山。鸟声啼足忽飞去,门掩绿阴清昼闲。”现于浴鹄湾附近重建一临水观景建筑,用旧名“黄篾”命名。
张雨,字伯雨,钱唐人,号贞居子,又号句曲外史。二十岁离家出游天台、括苍等名山,晚年入开元宫,从真人王寿衍为道士。史载其“风裁凝峻,见者异之”,且擅长书法、诗词,文风奇古,与赵孟頫、杨载、虞集等人友善。
武状元
该坊位于三台山路浴鹄湾西侧。南宋时,南高峰顶曾设比武露台。嘉定七年(1214),右榜武状元刘必方(一作刘必万)在南高峰麓赤山道口立武状元坊。2003年重建,以志古迹。
霁虹桥
位于花港公园以西的浴鹄湾,与黄公望故居、浴鹄轩、黄蔑楼等隔水相望。霁虹桥布局精致、舒展开敞、白墙黑瓦、木石相间、借景湖山、点景自然,体现了湖西景区“野趣、闲趣、逸趣”的景观特点,可游宜憩,融观光与休闲于一体。
三台梦迹
三台梦迹景点位于三台山路南侧,总面积9万平方米,由先贤堂、灵泉仙馆、天香法雨、雪舫等景点组成,建筑具有浙江山地民居和江南水乡民居的特点。景区着重展现了西湖湖西水系和湿地生态的历史风貌,游人至此,可观赏林缘野卉,芦荻围岸,别有一番野趣。其中,灵泉仙馆处于三台梦迹东北角,主体建筑二层,少量三层或单层,建筑面积1300平方米,建筑采用浙江山地民居形式,悬山顶,砖混仿木结构,部分木墙板,部分仿夯土墙及山墙用块石垒砌,布局总体呈围合状,开口向东南水景。
在此,可观赏湖边湿地风景,远眺“三台梦迹”全景,湖光山色尽收眼底。而天香法雨则在三台梦迹的西北角,建筑面积1000平方米,由解香楼、多味轩、天瀛山房、淡然小筑四座单体建筑组合而成,建筑形式与灵泉仙馆类似,为仿杭州传统的山地民居。这里满目翠绿、溪水潺潺、茶香四溢。
于谦墓
出于谦祠大门向北约50米,可见一明式牌坊,墓道长长,芳草萋萋,两旁肃立的石翁仲、石兽,为墓区平添几分肃穆与庄严。百米墓道的尽头,是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于谦墓,墓碑上书“大明少保兼兵部尚书赠太傅谥忠肃于公墓”,是1982年修复墓时重新镌刻的,碑下的浮雕缠枝牡丹基座,和墓前的石供桌,均为明时原物。
原墓坐西朝东,呈马蹄形,有七座坟,墓侧建旌功祠,又名于谦祠,南北宽23米,进深30米,墓道长90米,于谦墓与1966年文革中被毁。1982年,重建于谦墓,将原七座坟茔改为一座,墓高2米,青砖环砌,重刻墓碑,上书“大明少保兼兵部尚书赠太傅谥忠肃于公墓”,墓前设祭桌、香炉。
1998年,为纪念于谦诞生600周年,在墓道两侧配置仿明式石翁仲、石兽及牌坊,整治墓区环境,修复于谦祠,建成于谦景区。在这次湖西综合保护工程中,于谦祠又经保护整修,恢复了于谦祠牌坊和甬道,现已成为湖西重要的人文景观。为浙江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你可能也喜欢:
杭州冬至日太阳高度角多大?
杭州冬至吃什么过节?
解惑:杭州清明节吃什么
景色多姿多彩的千岛湖
钱祠表忠
钱祠表忠是西湖着名景点之一。
钱祠表忠,2007年三评西湖十景之五。
钱王祠在杭州西湖涌金池南,与岳庙隔西湖相望,2003年重建;它的前身是表彰五代吴越国王钱氏的表忠观,始建于北宋元丰二年(公元1079年),清代以后称钱王祠,康熙、乾隆二帝在此留有“保障江山”和“忠顺遗庥”等御题。
祠内有苏东坡所写的《表忠观碑记》,是中国书法史上名碑,叙述了吴越国三代钱王在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五代时期,消弭兵戈,安居人民,最终纳土归宋的事迹。“钱祠表忠”,既写出了杭州百姓对于钱王功德的永世不忘,更表现出西湖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地理环境
钱祠表忠,钱王祠倚城面湖,借景“柳浪闻莺”,是以风景极佳。史籍记载钱王祠旧名表忠观,供奉钱氏三世五代国王祠,在宋代初名“表忠观”,清代以后则通称为钱王祠。
钱王祠位于西湖涌金池南,与岳庙隔西湖相望。在宋代初名“表忠观”,清代以后则通称为钱王祠,供奉着钱氏三世五代国王,康熙、乾隆二帝在此留有“保障江山”和“忠顺遗庥”等御题。
祠内有苏轼撰书的《表忠观碑记》,是中国书法史上的名碑。“碑记”叙述了吴越国三代钱王在天下大乱、民不聊生的五代时期,奉行中原正朔,不失臣节,消弭兵戈,安居人民,最终纳土归宋的事迹,褒扬了历代钱王的功绩,认为“有德于斯民甚厚”,“有功于朝廷甚大”。景名“钱祠表忠”,既写出了杭州百姓对于钱王功德的永世不忘,更表现出西湖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文物保护
2003年,在保护原有遗迹的前提下,配合西湖水体景观,钱王祠重新复建,成为西湖南线集游览观赏、文化展示、历史研究于一体的园林景点和研究吴越文化的重要基地。
走进钱王祠,首先看到的是献殿,它全铜铸造,建造大气又不失精巧。在它的左右两边分别有两个碑亭,右边碑文是乾隆帝为该观题写的“忠顺贻麻”四个大字;左边是重建碑记。献殿两侧还有功臣堂,左侧表武功,右侧表文治。堂内的碑文虽已模湖不清,但从那斑驳的碑迹中也依然可以感到这位历史上吴越国王的雄才大略及造福百姓的贤明之举。
复建的钱王祠中最恢弘、最有气势的当数正殿一五王殿。殿内陈列三世五王塑像。步入殿堂,位于正中的钱铿像高约5米,在他周围是钱元璀、钱弘佐,钱弘琮、钱弘傲的塑像,栩栩如生。置身其中,肃穆和敬佩之情油然而生。穿过大殿,揽远堂、怀镇堂一左一右,遥遥相对。堂内墙上画有青龙、自虎、朱雀、玄武。
与这庄严殿堂相映成趣的是祠内的一座古戏台,它位于阅礼堂内,每天有越剧、昆剧、评弹等演出。让游客在享受高雅艺术的同时,了解杭州历史,品味吴越文化。依光堂运用声、光、电等高科技,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幅历史画面:修筑海塘、射潮等。画面形象生动,身临其境,令人遐想万千。堂外院子里有一口“婆留井”。
相传,钱缪出生时面相怪异,十分不祥,他的父亲欲将他投入井中,位好心的婆婆相劝才挽留了这个小生命,故钱锣小名婆留,后来这口井也就保留到了今天。
如今的钱王祠,由2003年旧址重建,新建钱王祠面积3.9万平方米,比原祠扩大3倍。包括中心区祠堂、阅礼堂、依光堂3个区块。中心区有碑亭、铜献殿、功臣堂、怀慎堂、揽远堂、五王殿、庆系堂。奉祀吴越国三代五王,展示吴越胜迹及钱氏世系。阅礼堂内有一座古戏台,供观赏中国传统戏曲表演。依光堂利用现代科技制作了钱王射潮及修筑海塘场景。
正对山门的两个荷塘,水光粼粼,绿意盎然,给这肃穆之地平添了几分诗意与柔情。荷塘后面是垂柳掩映的“功德坊”,轩昂的牌坊与钱王祠的山门遥遥相对。红色的“八字墙”围起的山门显得大气、庄重。重建后的钱王祠供游客瞻仰钱王风采,追忆钱王功绩,成为西湖南线的一个文化亮点。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