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围龙屋是一种极具岭南特色的典型客家民居建筑,它具有深厚的客家文化内涵,是客家文化的重要象征,更是广东文化的重要代表,今天我们就来了解被誉为“世界民居建筑奇葩”的梅州围龙屋。
梅州围龙屋始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因战乱饥荒逐渐南迁的客家人,为防止盗贼的骚扰和当地人的排挤,选择边远的丘陵地带或斜坡地段建造起了围龙屋。
围龙屋采用的是中原汉族建筑工艺中最先进的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技艺,以“一进三厅两厢一围”为主体结构,其建筑形式有砖瓦和特殊土坯两种。客家工匠们在土中掺石灰,用糯米饭,鸡蛋清作粘稠剂,以竹片,木条作筋骨,夯筑起这些高大坚固的土楼。
围龙屋内分别建有多间卧室、厨房、大小厅堂及水井、猪圈、鸡窝、厕所、仓库等生活设施,普通的围龙屋占地8到10亩,而大围龙屋的面积甚至可达30亩以上,建好一座完整的围龙屋往往需要五年、十年,有的甚至更长时间。
围龙屋的主体是堂屋,堂屋后面则建筑半月形的围屋,与两边横屋的顶端相接,将正屋围在中间。围龙屋多依山而建,整座屋宇跨在山坡与平地之间,形成前低后高、两边低中间高的双拱曲线。屋宇层层叠叠,从屋后最高处向前看,是一片开阔的前景。从高处向下看,前面是半月形池塘,后面是围龙屋,两个半圆相合,包围了正屋,形成一个圆形的整体。
围龙屋的中轴线房间为龙厅,正对上堂祖龛,是存放公共物品的保管厅。在围屋与正堂之间有一块半月形空地,称“化胎”。“化胎”的斜面并不铺平,而是种植花木或用碎石铺砌,寓有龙气不会闭塞而化为胎息之意,是全屋的风水宝地。
屋前必有半月形池塘,屋后必有半月形化胎,这就是梅州围龙屋的第一大特点。两个半圆形同阴阳两仪,围绕着方正的堂屋,寓意“天圆地方”、“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而在正屋与化胎之间,一般还会开一深沟,作为围屋与正屋的分界,其作用在于有利排水,以免正屋潮湿。
梅州围龙屋第二大特点就是中轴对称,主次有序,以厅堂为中心组织院落。在中轴线上,分为上、中、下三堂,上堂主要为祭祀场所;中堂为议事、宴会场所;下堂为婚丧礼仪时乐坛和轿夫席位。上堂与中堂、中堂与下堂之间左右两厅,为南北厅。亦称“十字厅”,是公共会客厅。并排在上、中、下三堂两侧的房间为正房;中堂与下堂先靠横屋的正房为花厅,是本族子弟读书场所,内设小天井、假山、花圃等。围屋前面与池塘之间的场地,可作为晒谷场。
梅州围龙屋还有一个特点就是整体遵循“网状风水”,几十座围龙屋错落有致,成网状分布在池塘边,在整体造型上,围龙屋就是一个太极图。而一座围龙屋就是一座客家人的巨大堡垒,兼顾坚固性,安全性,封闭性,以及合族聚居性,形成一个自给自足、自得其乐的社会小群体。
现存的梅州客家围龙屋,遍布梅州二区一市五县。其中以兴宁市最为集中,近5000多座占了梅州6县2区总数量的一半,是梅州的围龙王国,梅县区、梅江区、大埔县也有不少价值高、规模大的围龙屋留存。
结束语:梅州围龙屋反映了客家人聚族而居的传统宗族观念和团结互助的传统美德,其建筑设计讲求建筑物体与天然地形的协调统一,更是古代阴阳思想的投射。它处处展示了客家的人文历史,闪耀着光辉的人文精神,不愧是东方一颗璀璨的明珠。
你可能也喜欢:
什么是道教,道教文化的基本意义
佛门庙宇净地,广东弘法寺在哪里
独一无二的特产:岭南三秀都是什么
岭南文化的特点,岭南文化元素有哪些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