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31日晚间,天宇将上演“超级月亮+蓝月+月全食”的宇宙奇观,媒体称为“超级蓝色血月(Super Blue Blood Moon)”,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则介绍为“超级蓝月月全食”,在我国大部分地区都可观测到。但是要提醒大家的是,超级“蓝月”其实并不是说月亮是蓝色的,那么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
“蓝月”其实不是真的蓝
所谓“蓝月”,并不是说月亮是蓝色的,今天人们所见的月食,肉眼看上去依然是红色的,所谓的“蓝月”其实是天文学的术语。
人们知道月亮运行周期是29.53天,接近于阴历纪年法,但是阳历周期是一年365天,因此阴历和阳历之间存在一个周期时差,这意味着会出现一个阳历月份中出现两次满月(1月2日和1月31日),天文学中,就把这第二次出现的满月称之为“蓝月”。
一般情况下,蓝月亮并不多见,平均每32个月才会出现一次蓝月亮,英语中用“Once in a blue moon”形容事情的少见,便是由此而来。而蓝月亮恰逢月全食,则更是非常罕见的天文现象了。
既然并不蓝,那为什么称为“蓝月”
颜色不蓝的蓝月亮最开始只有一种定义,指如果一个天文季节中出现了四次满月,那么第三次满月被称作“蓝月亮”。
至于为什么称作“蓝月亮”,有个历史原因。古人喜欢借助月相的变化来追踪季节变迁,这点不难从农历看出。依据不同的文化背景,每个月的一次满月都被赋予了特别的名字,例如1月的满月被称作狼月、老月、冰月、血月、圣诞之后的月等。
一个天文季节三个月,一般情况下会出现三次满月,假设出现了四次,那么第一次、第二次和第四次还依据原来的三个满月名字来称呼,但第三次满月就没有名字。于是,人们就给它取了一个浪漫的名字——blue moon,蓝月亮。
1946年,天文爱好者James Hugh Pruett误解了第一种定义,在他发表于《天空和望远镜》的文章中,将一个月的第二个满月称作蓝月亮。虽然他后来做了更正,但这种定义已经广泛传播,并得到了认可,并作为蓝月亮的第二种定义流传至今。
什么时候的“蓝月”是真的蓝
有一种更罕见的蓝月亮,与第几次满月或月相无关,它的“蓝”指的是视觉上真正的“蓝”,其成因是当大气中悬浮有大量的尘埃颗粒(尺寸大于0.7微米)时,这些颗粒对月光的散射会造成月亮看起来有点蓝。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