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节是一个流传很久的好日子,从古代到现代,对于普通人的一生来说,元宵节都是很重要的日子。元宵节的起源到底是什么呢?历史上流传的版本有好几个,但是不管是哪个版本,对于我们的生活都是有影响的,希望看完下述的这些科普,可以让你对元宵节有新的认识。
元宵节传说起源于南北朝
南北朝时,元宵张灯渐成风气。梁武帝笃信佛教,其宫中正月十五日大张灯火。唐朝时,中外文化交流更为密切,佛教大兴,仕官百姓普遍在正月十五这一天“燃灯供佛”,佛家灯火于是遍布民间。从唐代起,元宵张灯即成为法定之事,并逐渐成为民间习俗。元宵节,元宵节是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也叫元夕、元夜,又称上元节,因为这是新年第一个月圆夜。因历代这一节日有观灯习俗,故又称灯节。
元宵节传说起源于汉代
都说这个节日起源于汉代,其实还有个历史典故。据说汉武帝曾经久病不愈,于是请了道士来看。天上的太一神回应说,武帝的病不久就会好,愿在甘泉宫相会。不久武帝果然康复了,心中大喜,便下令建造太一坛,并于正月上辛日夜间大张灯火进行感谢祭祀,通宵达旦,盛况空前。这在司马迁《史记》、唐代欧阳询《艺文类聚》卷四中都有记载。后把上辛日改到正月十五夜,这也是元宵节的由来之一。
元宵节传说起源于火把节
元宵节起源于“火把节”,汉代民众在乡间田野持火把驱赶虫兽,希望减轻虫害,祈祷获得好收成。直到今天,中国西南一些地区的人们还在正月十五用芦柴或树枝做成火把,成群结队高举火把在田头或晒谷场跳舞。隋、唐、宋以来,更是盛极一时。参加歌舞者足达数万,从昏达旦,至晦而罢。当随着社会和时代的变迁,元宵节的风俗习惯早已有了较大的变化,但至今仍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火把也逐渐变为了彩灯。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