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春节的临近,大街小巷都挂满中国红的物品,且每家每户都十分热闹,毕竟春节是团圆的节日,许多在外地工作一年的人都回家,与家人团圆。大家都知道,春节由来已久,那么古代大年三十叫什么呢?下面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关于大年三十的相关知识。
古代大年三十叫什么
古代并无除夕的说法,习惯将其称之为“岁除”,因为这是每年农历最后一天的晚上,将其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即去除之意;夕,指夜晚。“除夕”是岁除之夜的意思,又称大年夜、除夕夜、除夜等,时值年尾的最后一个晚上。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每到除夕,即便离家再远,也会回家与亲友团聚。
除夕的来历
除夕源自先秦时期,那时候在新年的前一天有逐除的习俗,根据相关史书记载,古人在新年的前一天用击鼓的方法来驱逐“疫疬之鬼”,这就是“除夕”节令的由来。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着的《风土记》等史籍,周、秦时期,每年将尽的时候,皇宫里要 举行“大傩”的仪式,击鼓驱逐疫疠之鬼,称为“逐除”,后面又将除夕的前一天称之为小除,又叫小年夜,除夕是大除,也就是大年夜。
大年三十的传统习俗
大年三十最重要的传统习俗就是吃年夜饭,每到除夕这天的晚上,家家户户都会聚在一起吃团圆饭,又称围炉,起源于古人皆围着炉子吃饭,不分长幼皆一起吃,在家的成员一定要等到全家到齐了才可动筷子,也要为未能回家吃团员饭的家人摆碗筷,寓意合家团圆,幸福美满。吃完年夜饭后,有除夕守岁的风俗,祝愿新的一年一切顺利,吉祥如意。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