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十几天,就要到了不管是学生还是上班族都期待的元旦节了,因为在这一天学生在学校会提前过元旦节,过完元旦节之后,就会放假, 是学生最开心快乐的时光;对于上班族来说,这更是一个好的节日,因为在这一天,工作的人根据国家法定的节假日是可以放假三天的,工作了一个月终于能轻轻松松的休息上三天了,这无疑也是最快乐的时光。
2021年元旦放假3天,从2021年1月1日开始,一直到1月3日,共3天,其中1月1日是元旦法定假日。
元旦的起源
元旦,据说起于三皇五帝之一的颛顼,距今已经有四千多年的历史了。“元旦”一词最早出现于《晋书》:“颛帝以孟夏正月为元,其实正朔元旦之春。”
南北朝的时候,南朝文史学家萧子云的《介雅》诗中有“四季新元旦,万寿初春朝”的记载。宋代吴自牧《梦粱录》中有关于:“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一岁节序,此为之首。”的记载。
汉代崔瑗《三子钗铭》中叫“元正”、晋代庾阐《扬都赋》一赋中称作“元辰”、北齐时的《元会大享歌皇夏辞》一辞中呼为“元春”、唐德宗-李适《元日退朝观军仗归营》一诗中谓之“元朔”。
中国元旦历从古至今都是指的是夏历(农历、阴历)正月初一。正月初一的计算方法,在汉武帝的时候以前也是很不统一的。因此,历代的元旦月、日也也不是同一天。夏朝的夏历以孟喜月(元月)为正月,商朝的殷历以腊月(十二月)为正月,周朝的周历以冬月(十一月)为正月。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又以阳春月(十月)为正月,即十月初一为元旦。
从汉武帝的时期开始,规定孟喜月(元月)为正月,把孟喜月的第一天(夏历的正月初一)称为元旦,一直沿用到清朝的末年。
公元1911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清的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各省的都督代表在南京的时候开会决定使用公历,把农历的1月1日叫做“春节”,把公历的1月1日称为“元旦”,不过当时并没有正式的公布这一天是元旦。
为了“行夏正,所以顺农时,从西历,所以便统计”,民国元年决定使用公历(实际使用是1912年),并规定阳历1月1日为“新年”,但在当时并不是称为“元旦”。
1949年9月27日,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在决定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同时,也决定采用世界通用的公元纪年法,即我们所说的阳历。元旦,指西元纪年的岁首的第一天。
为了区别农历和阳历的两个新年,又鉴于农历24节气中的“立春”恰在农历新年的前后,因此便把农历1月1日改称为“春节”,阳历1月1日定为新的一年开始――“元旦”,并列入法定假日,成为全国人民的节日。
专家:“元旦”一词系中国“土产”已经沿用4000多年。
每年1月1日,标志着新一年的到来,人们习惯将这一天称为“元旦”,俗称“阳历年”。
天文专家表示,“元旦”一词系中国“土产”,在中国农历中已沿用4000多年,但现行公历“元旦”为1949年所定,随着2016年的到来,它也就只有“67岁”。
元旦的习俗
1.杯盘碎片送朋友
丹麦人在元旦的前一天晚上,家家户户都要把平时打碎的杯盘碎片收集起来,等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偷偷地送到朋友家的门前。元旦的早晨,如果谁家门前堆放的碎片越多,那么就说明他家的朋友越多,新年一定会非常的幸运。
2.妇女坐上领导椅
西德人过元旦的时候,要表演妇女夺权的喜剧。许多地方的妇女成群结队地冲进市政府的大厅,闯入领导的办公室,坐上领导的办公椅,表示接管领导的权力。
3.摔瓶打罐扔脸盆
意大利的一些小的地方,在元旦的前一天午夜时分,如果你在路上行走是很不安全的,因为这个时候人们都要把屋里的一些破旧瓶、缸、盆等扔出门外砸碎,以示除旧迎新。
4.喝光余酒交好运
法国人在新年到来之前的时候,各家一定要把家中的余酒全部喝光,以致许多人喝得酩酊大醉。他们认为,元旦时如果家中还有剩余的酒,新一年里就会交到厄运。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