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清明节之际最重要也最普遍的习俗当属祭祖扫墓,是家家都要做的事,而对于历史上一些名人大家来说,清明节则因为他们各自富有传奇色彩或个人风格的人生,而显得充满不同于常人的人文情怀,那么就让老黄历为你介绍,文学大师们的清明节怎么过。
鲁迅:从“无事”到“逐渐充实”
鲁迅的清明节经历过“无事”到“逐渐充实”的递进过程。他年轻时就一直在外发展,1912年至1926年,鲁迅曾在北京任职,自述上班常“枯坐终日,极无聊赖”。而每到清明放假期间,由于各方面原因,他这十多年里都没能回乡祭拜先祖为故去的亲人扫墓,只能在日记本里如实地写着“无事”两字,以遥寄对先祖和故人的思念之情。
后来,为了摆脱这种在节日里“无事”可做的尴尬,鲁迅萦性在清明时节在自家庭院里打起了花花草草的主意。1920年清明节,他“晚庭前植丁香二株”,1925年清明,他又约云松阁这家京城培植花草树木的花店,在自家院中种上了“计紫、白丁香各二,碧桃一,花椒、刺梅、榆梅各二,青杨三。”直到1927年10月定居上海后,他的这种清明期间培植花木的习惯,才被请朋友吃饭、看电影、喝咖啡的雅兴所替代。
巴金:深情追忆故妻萧珊
巴金的清明情结主要体现在对故妻萧珊的深情回忆中。在长达28年的携手人生中,巴金与萧珊坦诚相待,恩爱如昔。无奈由于病魔缠身,萧珊过早地离开了巴金。可巴金一直对萧珊情有独钟,每到清明时节,他就会把萧珊的译作放置到他的床头,时常望着这些作品陷入到深沉博大的怀念里。
晚年的巴金更是笔耕不辍,以一腔柔情相继写出了《怀念萧珊》《再忆萧珊》《一双美丽的眼睛》等许多追忆妻子的文章。“她离开我十二年了。十二年,多么长的日日夜夜。每次我回到家门口,眼前就出现一张笑脸,一个亲切的声音向我迎来,可是走进院子,却只见一些高高矮矮的、没有花的绿树。”这些真诚朴实的语言,情真意切的独白,感人肺腑的回忆,曾经感动了无数的读者,也成了清明时节巴金对亡妻萧珊最真挚动人的记念。
贾平凹:作品获奖先祭拜父母
当代文学大家贾平凹在文学界是出了名的孝子,他的清明情结集中浓缩到对自己母亲的敬重上。他的父亲去世较早,为了尽孝,贾平凹把母亲接来跟自己同住。他的母亲出身在乡下,虽然识字不多,但满肚里却有着讲不完的乡间俚语和乡下故事,值得一提的是,贾平凹的长篇小说《秦腔》中的许多内容,就是母亲讲给他的。
母亲虽然是乡下人,但对贾平凹严厉的教子方式并不认同,为此,母子俩为了晚辈教育问题没少吵过嘴,但拌嘴归拌嘴,母亲去世后,贾平凹不仅依乡规披麻戴孝,还在母亲去世三年后,在清明的细雨和晶莹的泪光中,深情写下了《写给母亲》的纪念文章,用最平实自然的语言,回忆着母亲生身的善良和美好。当《秦腔》获得茅盾文学奖后,贾平凹第一时间给父母上香祭拜,让这一年的清明格外动人。
相关推荐
编辑推荐